Go to Top

你的思考可能是假思考

 01

世人观点多如牛毛,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你没有筛选想法能力,头脑中充斥着各类想法,容易消化不良,甚至撑爆大脑,最终表现为心理问题

因此所有的心理问题解决之道最终回到想法本身:你对想法是否进行了本质的思考。注意,是本质。本质思考意味着不是随随便便想一下就完事,越想越烦的人大有人在。

经得起质疑、否定、推敲,最终你接受的时候不会带来任何情绪变化,这样筛选、吸收想法的过程为理性思考。经过自己大脑理性思考,不会引发情绪的想法,才是你真实的想法

 02

那么怎样通过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找到未经思考就内化、强化的想法呢?

1、关注语言中表达情绪的词语。

情绪往往是思想的外露,从一个人的情绪用词可进而推测他的思想和态度。比如,一个人常把“真要命”、“完了”、“惨了”挂在嘴边,另一个人遇到事情的自动反应则是“没事的”、“别担心”、“别着急”,通过这些情绪表达,可以窥见一个人对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抱怨型的还是解决问题型的。

2、归因机制内归因还是外归因。

除了某些情况下外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外,其它问题基本可以从一个人身上找到原因。要么是自身的问题,要么是与人互动出现了问题。而习惯对问题外归因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倾听自己的内心。

3、关注重复出现的评价性语言,从中找到思维中的木马程序。

即某些想法经过社会教育和个人经历内化后,并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不断得到强化,最终这些想法虽然不能表达你真实的想法,但是你已经深深地认同了它们,并形成自动反应,一直用它们来指导所有的行为。

比如有些来访者是家里的老大,小的时候父母经商,家里孩子多照顾不过来。从小到大,父母不断地告诉他,你是大哥,要有责任心,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那么他从小就形成了“大哥照顾弟弟妹妹是应该的”的想法,当他想去玩的时候,“去玩”和“照顾弟弟妹妹”不能同时满足,只能择一而为,基于父母的教育,行为上他可能放弃满足自己去玩的欲望,而选择照顾弟妹,因为这样会被父母评价为“懂事”、“有担当”。

然而内心深处他依然渴望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又不懂得正确表达的话,那么这种需求被道德感压制下去了。长大后遇到类似的选择,“自己的需求”pk“别人的需求”时,他会自动选择压抑自己的需求,满足别人的需求。

也就是说,他把“有担当”“懂事”内化为固定的标准模式,像是一种木马程序,当别人评价他“没担当”“不懂事”的时候,整个人死机了,陷入了情绪中。

找到重复出现的评价性语言后,我们需要反思:

为什么要遵守这个行为规则?不遵守会怎么样?别人抛出的行为规则满足了他们哪方面的需求?如何互动,如何表达情绪,如何表达需求,能得到正向的循环?

真正的想法是我们主动选择的,而非被动接受的。一个人的现状,是你选择了哪种想法去看世界,并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呈现。

基于经过理性思考的想法建立起来的自我评价体系,稳固而强大,不会参考着别人的意见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被别人评论几句就整个人都不好了。

 03

从字面意思理解“理性思考”,听起来谁都懂,然而,为何知易行难

1、懒得思考,直接认同他人的想法比较不费力。

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好吃懒做的,懒得思考符合人的天性。

我们都知道,人作为群居动物,在群居生活中不能自顾自得满足个人需求,我想杀个人玩一下就立马杀个人玩一下,必然是互相毁灭的结局。

为了活下去,我们有两大基本需求:安全感和认同安全是自身的保障,认同是与环境相适应的需求。

安全感指的是外界环境对人的肉体是安全的,我的人本身不会受到伤害。首先确保活下来,才有存在在世界的其它可能性。

认同是说能够活下去后,为了活得更好,用自身资源和外界进行互换,获取社会资源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体现的是个人价值换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得到肯定。

我的价值别人买账,能和别人进行价值交换,是建立在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上的。

 

比如,我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做得比我还好。那我和你交换,你嫌弃我傻,不和我换。我不会陷入“我傻”自我否定中。我找做得不够我好的人来交换呗。

 

不站在自身能力坐标轴上去交换价值,容易掉进盲目追求认同感的大坑里。

 

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是每个来访者的必修课

为了保障每个人活下去的权利和追求活得更好的权利,于是社会发展出一套硬规则叫法律,一套软规则叫道德。

来访者往往未经思考就全盘接受了社会的道德观、父母的道德观,“我相信父母是为我好的”“我相信学校的教育对我的成长是有帮助的”,相信因而接受,甚至被绑架了也浑然不知,直至问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最后演化为心理问题时,才开始寻找帮助。

积极认同理性思考的必要性,我们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认同层面而已,并没有促使生活发生任何改变。知道不做,和不知道一回事。

听过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2、习惯成自然,难以察觉自己的想法是非理性的。

有了理性思考的意识,开始观察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马上能够Think Outside The Box(跳出思维的框框,打破常规)。当我们对一些想法习以为常,并且使用了多年,如果没有外界环境的刺激,很难一下子察觉到想法的不合理。

比如,“感觉孤独”这个想法。绝大部分人已经默认孤独是一种不好的状态,没有进一步去思考,孤独的感觉到底是种怎样的感觉?人的感受是很独特的东西,你感受到的孤独和我感受到的孤独可能不是同一种感受。还有为什么不能接受孤独呢?孤独有什么不好呢?谁告诉你孤独不好呢?

比如,“孝顺父母”这个想法。社会化的教育让你理所当然地接受“孝顺父母”,听到这个问题,你先是愕然,然后脱口而出“父母养大我呀”。“孝顺父母”和“父母养大我”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杀了父母的案例也不罕见,这个想法是符合主流社会道德观,而不是符合逻辑的。你选择了遵从符合它,但你没问过自己为什么选择它来指导你的行为。

类似的道德观与我们的生活浑然天成,我们鲜少能感受到它其实并不符合逻辑,因为貌似生活得倒也挺好的。

所幸的是,佛洛伊德说,症状是有意义的,对于来访者来说,症状提醒来访者是时候跳出头脑的框框了。比如,从来访者身上常见的问题有:

过份在意别人的评价,

自我否定、自卑感,

无价值感,

内心深处的恐惧,

明知不可为无法控制的强迫性。

 04

理性思考,需要时时保持觉察,常内观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