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功和入行10年,现在的生意额在行内算是数一数二了。
恳谈和倾听逐渐成为公立和私立心理咨询师的主要诊疗方法。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邹捷 见习记者 钟俊峰 实习生 王宝莲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近来,广州一则海员杀妻后跳楼自杀的新闻引起关注。媒体在报道这则家庭惨剧的时候,有不少都给这个海员加上了一个“内向”的定语,而心理专家说,惨剧的背后其实是心理压力得不到舒缓。
许多都市人都热衷到秘密网这类“网上树洞”倾吐内心郁结,连做了“小三”的心路历程也会发泄出来。在西方,人们心里不舒服都会很自然地去找心理医生。但中国人没有这种习惯,而且会把看心理医生歪曲成得了神经病,于是上网向陌生人倾吐秘密成了看心理医生的替代。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近年越来越多广州人会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广州的心理咨询产业也逐渐成形。但与此同时,许多私立咨询机构都很难赚钱,连全国数一数二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毕业生也很少能做回本行。
广州人十年心病史
婚外情、亲子关系、高房价问题最纠结
韦志中入行十年,曾在五家心理咨询机构做主任,现在开了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他见证了广州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也清楚广州人十年的“心理史”。
“情感、亲子问题是两大心理问题。”韦志中说。慧苑心理咨询的首席咨询师张功和对此也有同感。他说,以前因社交障碍前来咨询的占大多数,近年,关于情感和工作问题的咨询越来越多,其中男性多因工作压力或对工作环境不满来咨询。
情感问题主要是婚恋问题,比如失恋或者婚姻出现裂痕,来咨询的女性居多,韦志中的同事曾小姐说,治疗情感问题最少要6次,最长要20次。女性情感困境的导火索通常是丈夫婚外情的公开化,“也就是现在流行说的中年危机。”传统上,只要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女性多会选择哑忍。但一公开,离婚与否、孩子与财产的归属都成了摆在眼前的大问题。“来咨询的女性很多都面临这种情况。”张功和说。
亲子问题也日渐成为咨询焦点。韦志中接过不少亲子问题的咨询,不少情况比较严重。两年前曾有一名患了自闭症的13岁男孩,与家人无法沟通,而且伴有幻想症状,休学在家半年多,父母于是带他来找韦志中。韦志中后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家庭环境不好,父母经常用恐吓和威胁进行教育,导致孩子产生内疚,这也是众多亲子关系问题的主因。所以儿童心理问题案例都会被安排进行全家心理咨询,“他们当中很多都不需要心理治疗,只需要心理教育。”
男性心理压力“超负荷”,在当下广州也很严重。高房价、社会地位落差、理想磨灭,这些矛盾都很尖锐。现在城市里有许多“凤凰男”,即出身农村或二三线小城市,在全家支持下大学毕业,希望在大城市拼搏出风光环境,有房有车有地位的男性,一旦发展不如理想,就会压力很大。张功和就曾帮过一位“凤凰男”,小王2007年从名牌大学毕业,曾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毕业被推荐到不错的国企。但这两年他发现自己薪水和发展都不如同学,结果变得不愿上班、不愿见人,甚至怀疑母亲对自己下毒,每天都不愿意吃饭。
在年龄上,“现在来咨询的人以20岁到40岁之间居多。”张功和说,40岁是个分水岭,40岁以上的人一来已经年届不惑看淡生活落差,而且这辈人也没有看心理咨询师的观念。
谈到近年接诊情况的变化,中山三院精神心理咨询科医生王继辉认为“轻微心理咨询”,如因婚恋、亲子、网瘾、生活压力等案例增长迅速。医生都接诊不过来,按每个人交流半小时算,一名心理医生一天也就能看20人,我们科室也就3人,每天的号上午9点多就会挂满,很多人来了因挂号已满只能回去,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记者在中山三院采访时,看到心理咨询科就诊的人排满了队。
王继辉说,以前,一些病人“怕被人认为是神经病”,明明是心理问题,却跑去内科求诊。中山三院内科的一名医生就遇到过一名患者,一进门就说自己一个多月都胃口不好、头疼腰酸,但是药也吃了针也打了,就是不见好。后来,这名内科医生和心理科的同事谈起,才发现那名患者可能是得了心理上的疾病,把抑郁、忧愁和失眠等症状表达成胃、头、腰的问题。后来,该名患者转到心理科后,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王继辉说,现在心理咨询逐渐被正视,但仍常有病人会看错科室。所以医院也流行让内科医生接受心理咨询培训,以求尽快发现病人的真正病因。
病人有压力
咨询被视神经病医保不管是难题
广州的心理咨询机构有两大类,一是私立机构,二是一些大医院内设的心理咨询科。民间认为医院的心理医生爱用药,私人心理咨询师靠“催眠”,这样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医院心理医生:“恳谈”多过用药
中山三院精神心理咨询科医生王继辉说,其实都是不准确。这种说法主要原因,是以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患了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必须用药物进行治疗。但近年来,“轻微心理咨询”的病例增多,医院更多是靠谈话来疏导,没必要用药。
精神科的用药,在人们眼中一直很神秘,之前网瘾训练营的电击和用药“治疗”也引发广泛的质疑。王继辉表示,前段时间很热门的对网瘾少年进行电击是个错误,而且从他接诊的网瘾案例来看,许多网瘾少年其实都彬彬有礼,经过耐心交流后发现70%网瘾问题其实是家庭问题导致,是孩子期望得到父母关注的外在表现,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用药。
对于心理疾病引起脑部病变的说法,王继辉说,如果负面的情绪一直存在,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的,比如电影《美丽心灵》中天才数学家纳什的严重精神分裂,病发时脑里就会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用药缓解。“私人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师没有处方权,如果病情严重到需要用药,必须到医院就诊。”
问题:医保不管心理治疗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心理咨询没有纳入医保体系,所以有些人不大愿意自己掏钱进行心理咨询,甚至觉得为聊天花钱很冤。比如在中山三院除去挂号费,心理咨询诊疗费要80元,这已经比私人心理咨询中心便宜了。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只要投保,就配备名私人医生提供24小时服务。“心理诊疗的冷热与中西医疗制度、文化传统的区别有关。”王继辉说。
私人咨询师:只倾听不“拿主意”
私人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师主要靠倾听和交流治疗。慧苑的首席咨询师张功和说,他们不会代替病人做决定,而是中立地疏导病人,让病人逐渐意识问题症结后并自行选择解决方法。
心理医生是个“引渠工”
30多岁的戴先生特意从湖北来广州做心理咨询,他的苦恼是家人都认为他有神经病。心理咨询师跟他交谈后,没有下任何结论,只是告诉他问题的症结。原来戴先生从小被娇生惯养,婚后因没有经济来源,还一直住在父母家,吃喝住行都靠父母,30多岁了还被父亲当孩子一样管教,连睡觉时间和茶杯垫子放在哪里都不放过。所以戴先生抑制不住反抗的情绪,经常故意做出一些发泄的行为,还声称要离家出走。
张功和说,咨询者或许会强烈希望咨询师给出解决方案。但是,“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让人回归理性。”张功和说,通过疏导并引导病人分析,让病人打开思路。
医生也有压力
咨询机构增幅高过客源毕业不对口成常态
福心网是广州民间的心理咨询机构整合平台之一,负责人邓峰说,目前广州有近20家专业心理咨询中心,但生意都不怎么旺很难赚到钱,大部分勉强维持甚至亏损。
开业三月一路亏
慧苑心理咨询中心在广州算做得比较大的,目前有3名全职及6名兼职咨询师。首席咨询师张功和说,他作为业务量最大的咨询师,一个月能接到20多人,提供140~150小时的咨询服务,其他咨询师则大概每月接待六七人。
这样的数字,已经让不少心理咨询机构羡慕。位于广州大道南的“心力·爱 心理私塾”今年8月开张,有10名咨询师,除了接待心理咨询,还举办心理沙龙和咨询师培训。创办人陈文峰是一名高级心理咨询师,入行已经7年。陈文峰说,这3个月都在亏本,客户少之又少,他决定“拓宽业务”,成为企业培训基地。
抢生意的比客人多
谈到近两年广州心理咨询业的发展,韦志中称,比起他入行初期,人们的认识都提高了。1999年韦志中刚入行,还没有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的说法,心理医生往往被划在家政公司的服务项目中,而且一般是兼职。他说,最多时他同时在12个地方当兼职心理医生,但经常十多天都没人来咨询。现在,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高了很多。尤其是去年汶川地震后,人们透过传媒知道了很多心理学名词,比如说心理创伤、心理复健等,也认识到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这刺激了各类心理咨询机构蓬勃崛起。”韦志中说,除了20多家专职心理咨询机构,近一年来还冒出了许多能提供心理咨询的培训和教育机构,总数超过50间。
可是咨询机构的增长速度远超顾客的增长速度。韦志中说,6年前他主持的心理沙龙每期都爆满,现在却经常门可罗雀,这主要是因为整个蛋糕还没有迅速变大,但分蛋糕的人却猛然增多了。
皓艺女性心理研究中心创始人佟梅梅说,泡吧、唱K也能达到一定的减压效果,所以这些娱乐方式已经成为心理咨询的最大“竞争者”。但是,心理咨询师陈文峰说,心理疾病不同伤风感冒,不能单纯从短期减压效果去衡量。虽然运动和娱乐都有一定减压作用,却未能发挥治疗作用。
咨询师更多的应是“蓝领”
成为合格咨询师有漫长的学习历程,但获得资格认证却相对容易。陈文峰去年做心理研究时曾统计,当时全国具备认证资格的咨询师就有30多万,但部分拥有资格的咨询师根本不具备接受咨询和治疗的能力。佟梅梅说,我国现行的资格认证考试都以笔试进行,完全可以用传统的应试模式对付。而在西方国家,考生必须和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治疗,时间至少要200小时,治疗老师的意见是关键的参考材料。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却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他们实际从事的都不是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类的工作。去年毕业的小莉是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的心理学专业学生,现在广州一家亲子体育运动中心任职,主要负责儿童感觉统合方面的工作。她说,华师的心理学在全国算比较出名的,但同班同学里只有十几人从事对口工作。
小莉除了承担儿童感觉统合的辅导工作,还兼任部分人事工作。她告诉记者,主要工作是帮助儿童克服行为协调方面的问题,一般每个疗程是20节课,每周上课时2~3次,一个疗程的收费是2600元。在整个疗程中只有少部分心理咨询的环节。小莉说,虽然自己是科班出身,但也没有太多“底气”做心理咨询。“顾客对咨询师的经验非常看重。”小莉说,心理咨询师要为顾客提供参考,要有一定的人生经验,像她这种初出社会的小青年,如果有人来咨询婚姻或育儿问题,不管自己讲得多么专业多么系统,始终会觉得底气不足,毕竟自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空口白话难以让人信服。
毕业于华师大心理学硕士的钟先生,目前在一家电力工程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他告诉记者,当年也有一些心理学的同学考上心理咨询师,但只要不是业务需要,比方在高校担任心理辅导老师的岗位,一般都不怎么热心去考。即使考了证,真正从事本行的同学也很少。
韦志中建议,高校不应该盲目开设和扩招心理学专业,必须具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的学校应该聘请校外的心理咨询专家或者实战型老师上相关的课程,在高校攻读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锻炼,多去实习,积累经验。“心理咨询师更像一种技术活,应该用蓝领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白领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