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心理咨询技术可以根治网瘾
第一节
大家好,很高兴可以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关于“网瘾”这个话题。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广州创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公司已经十几年了,一直潜心于做个体咨询,遇到的关于“瘾”这样的个案不计其数,比如有赌瘾、毒瘾、网瘾,性瘾或者一些特殊癖好,这些治疗和咨询都可以统称是“瘾”的戒除。
十年前,我根据自己对心理学各种理论的融汇贯通,包括对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的理解和体悟,我提出了一个和别人都有点不一样的理论和疗法,并在后来咨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后来陆陆续续有一些社会上的咨询师找我拜师学艺,现在跟我一些研究和学习这种咨询方法的咨询师大约也一二百人了。他们带着我的理论和疗法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也是我提出这种疗法的初心。
在咨询中,我注意到,网瘾,赌瘾,毒瘾,购物瘾,性瘾等等患者身上,被主观夸大了一些独特的想法特别多,而这些想法对他们个体来说又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我独创的这种咨询技术又特别善于去化解一个人的执念,让人恢复心理的平静和心灵的自由。
比如这些我接诊的案例,在几次连续咨询后,会因为我的一句普通的问话,引发的思考,突然醒悟过来,即使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或者打开了游戏,觉得原来热衷的内容,不过如此,变得。游戏的热衷一下降到了水平线上,最终可以根据情景和需要来选择如何使用互联网和网游,体验健康的快乐,也可以增长智慧,提升竞争能力。
这样的孩子才是家长放心的孩子。这才是我们现在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真正的益处。
这么多年,我接触过的案例最小6岁,最大35岁,几乎都是男孩的:
最小的就是小学生了,小学生玩爱派上瘾,通过哭闹的手段要求家长满足他玩游戏的需要,无心学习。
小学阶段的成瘾特征不是很明显,可能大家只是认为是一些行为偏好而已,一般家长为了省事,不会认真处理。这样就会忽略了最佳的纠正时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一般这样处理:第一次我都会让孩子带着ipad进入我的咨询室,然后我通过他玩的游戏,或者他的ipad里面他特别关注的内容入手,我也抱着一颗童真的心了解究竟是什么这么吸引他玩这个游戏或使用这个ipad,在他充分信任我的时候,我会适时抛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让他在玩的时候多了一个心思,去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的行为。 再后来,我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也在家庭当中采用恰当的引导行为,帮助孩子。 很多孩子都特别喜欢和我聊天,因为我不会想一般的老师那样去教育他们,我只是多听听他的想法,多谈谈他们的感受,启发他们把好奇心指向更健康的方向,就已经可以了。
也有初高中的学生,因为上网成瘾,晚上玩到很晚不睡觉,上学经常迟到,后来甚至不得已休学。比如一个我收到过一个这样的高中生,因为在学校被老师歧视,受到沉重的心理打击,抑郁了想自杀,父亲为了防止其自杀,有段时间放任对他的要求,让他玩游戏,结果一发不可收沉迷其中。后来在家玩了2年之后,母亲通过自己绝食的手段让孩子来接受我的心理咨询。
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青春期的来临,对同学的眼光非常在意,对好朋友更加敏感,自尊心脆弱,他尊心较强,所以特别需要外界的认同和肯定。另外学业的压力,考试的焦虑甚至家庭矛盾和父母离婚,都成为了他们容易上瘾的环境因素。这个年龄段,有时候学生已经不那么愿意配合家长了,所以我会利用他们希望得到认同和肯定的心理,提出让他们学习心理知识,帮助爸爸妈妈解除烦恼,他们一般都愿意配合。还有一些愤世嫉俗的个案,我也会很好奇的和他聊,聊他的志向。 这些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都是我做咨询时候的工具。
大学相对前期的义务教育和高压的高考准备,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进入一个空窗期,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教育、人际关系和才能展示机会,大学生也特别容易因为好奇心堕入网络游戏之中。我治疗过一个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小说,休学在家,一年没有出门,连饭也要其父母送到房间。前期经过父母反复沟通,这个案例第一次是需要出诊的,因为父母已经无法把他送到咨询室,我们还做了全程录音,经过一次出诊,后面成功引导他自己走出家门,来我公司接受了一个系统咨询,现在已经成功找到工作,回到社会中了。
我遇到过年龄最大的有35岁的成年人,小时候很正常,当时可能网络也还没盛行了,但是后来恋爱不顺,工作不顺,于是辞职在家,五年不出门,日夜颠倒的玩游戏,还梦想着通过游戏去赚钱,不外出不交友不拍拖,不工作,家里又不敢断他的饭,天天做饭给他吃,洗两次碗,还动不动就被他用粗口骂,爸妈都痛不欲生。这些网瘾患者给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这种已经成年,应该工作或者婚恋的,其实对家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特别是父母,自己年老体衰,已经无法有力的教育和管理孩子了,又要亲眼目睹孩子不务正业,甚至连身体健康都不管不顾,整个家庭幸福都毁于一旦,可能一生的成就也毁于一旦。这个时候的家长的痛苦,我们看在眼里都觉得残忍。 因为成年人形成了更加巩固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了,一般这样的“废人”可能就要得到社会的强行收治的了,要不去精神病院吃药,我的咨询中有家长已经为孩子的后事做了安排,就是买台电脑,送孩子去敬老院了度余生。家长是非常的绝望。
世界卫生组织把网瘾归于精神疾病序列,很多专家都不赞同,怕这是一种泛化治疗,但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如果网瘾真的让他们近乎失去自制力自知力,特别是没有了求助愿望,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亚于精神残疾,这个理解的关键是——没有求助愿望,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重新走出来,而不像其他的心理疾病,求助者自己愿意付出努力去寻找外界的帮助。当然这样的标准也会带来一些误区,我们后面会找时间继续分享怎么去鉴别网瘾,和识别出需要帮助的个体。
系列文章阅读
1,戒瘾,先来的应该是家长
2,专家教路 | 脱瘾有学问
3,戒瘾七日游
心理导师
张功和
首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
江西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广州市慧苑心理咨询创始人
本心疗法创始人
广州心理咨询网创始人
催眠治疗专家
婚姻情感咨询专家
企业EAP导师
详情咨询
吴老师(广州)
下次预告
第二节【科学识别网瘾】
探讨目标:引导大家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对网瘾的分类演化和重视程度,在生活环境中学会科学的识别 网瘾患者,从而帮助他们。
时间:10月27日晚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