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回顾第三节:网瘾的危害以及本心疗法戒瘾原理
网瘾的危害以及本心疗法戒瘾原理
2018年11月3日晚八点
主要是讨论网瘾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还有本性疗法是如何克服网瘾的?成瘾的原理机制是什么?
现在大家就把网络游戏呢视为洪水猛兽。
其实呢客观一点说,网络游戏也有它存在的一个道理,它可以成为我们休闲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让我们体验到不同的一个人生。关键是有时候我们过界了,我们沉迷于其中了,为什么我们会沉迷于其中?呢这是因为网络游戏是一些有着极强商业头脑的人开发出来的,当然也包括一些心理工作者,他们抓住了我们人性当中的一个需求点。
人性的需求点是什么呢?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一个需求。
我们先来说一下归属感。因为工业化社会的话,人们分工细化,以便能够高效的合作。因此每个人只是负责一个小小的部分,这样的话就会让人产生自我价值感低,让人缺少归属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衣食住行全部都是靠父母,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肯定和鼓励少,他们就会在其他方面起到肯定和鼓励。而在网络游戏里面,他们立马就会得到肯定和鼓励,比如经验值增加,金币的奖励或者是级别的升高等等,同时的话呢还加上一些什么光影技术的应用,孩子就很容易被吸引到网络,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还有就是网瘾者,通过游戏互动或者被认同,被喜爱的感觉,让他们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游戏当中的一个操控感和成就感,也让网瘾者大脑能够产生一种快感,最后欲罢不能。所以人如果说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得到精神层面的认可,鼓励和肯定,他们就会在虚拟网络上面去寻找,当然这个也与我们社会环境的一个作用有关。
我们这个会在后面的微课中给大家介绍。接下来我们就和张老师来聊一聊网瘾的危害,张老师,以您在咨询中遇到的一些案例来看,网瘾有哪些危害呢?
网瘾的危害
一,生理方面:
有网瘾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处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
同时还会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直观的健康问题。对于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会严重影响到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更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二,心理方面:
青少年患上网瘾后,难以抑制上网的冲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
由于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会的生活、学习兴趣减少,与现实脱节,性格上变得孤僻、冷漠、缺乏参与意识和时间感,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从而产生自闭倾向。
另外,因为沉迷于网络在导致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到右脑发育,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
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上的暴力互动游戏容易诱发青少年的冲动心理,出现抑郁、焦虑、躁郁等情绪问题。
三,社会方面:
青少年网络成瘾以后,人格发生明显变化,网络成瘾青少年为了持续上网,往往是不择手段。例如:逃学、辍学、欺骗父母、盗窃、抢劫等等,直接又引发了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张老师说:
嗯,我就想说说我们理想的人生应该是怎样?
我想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能够健康长寿,同时呢,既能够让自己幸福,又有能力让身边的人感觉到幸福。我想这就是应该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一个理想的人生。
所以说网瘾它的危害就体现在它阻碍了我们如何去实现这样的理想人生。
网瘾的危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个方面,因为网瘾患者他实际上就是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去使用他自己的身体。因为过于执迷过于执着于使用这样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快乐。
所以呢,如果特别是我们的小孩子儿童时期,如果他长时间啊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快乐,沉迷于其中,他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会影响他的视力,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一个对身体的一个伤害。
我曾经接待的一个来访者,他读初一,他就是小时候,非常沉迷于一个是看电视,也玩手机,也不能说是他是上网成瘾,但是他父母介绍,就是他一直改不了这个小时候带来的习惯。父母打骂,使用这样的手段,都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他的身体发育有了很大的影响是吧?所以他刚过来做咨询的时候,一个人显得是很瘦小的,好像发育不良一样。还有他的视力非常的差,他给说介绍他上课的时候,他就是做的第一排,他也看不清黑板,要走前去才能看得清黑板。所以这是一例很典型案例了。
特别是开始的时候父母可能不以为意,他长期的沉迷于其中的,所以连饭也不好好吃,也不会按照我们说的科学用眼,去保护他的视力,所以受到了这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转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这个科技的进步带给人的一个很大的危害。
第二个方面的危害就是危害他的心理功能,或者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阻碍他心智的发展。
我们说人啊来到世界上,就是不断的开开发我们大脑的潜能,让我们更多地获取智慧,提起提升我们的能力,能更好的去为社会创造价值,就是我们作为人有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一个区别。因为如果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他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系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影响他正常的一个学习。因为我们说学习活动,他可能没有游戏活动,那么吸引那么有诱惑力。
我们要在学习中取得成绩,我们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是要锻炼我们的一个大脑的思考能力。但是因为他在网络游戏里面,他很轻易的获得这个快乐,给他带来了一个兴奋感。
所以如果回到正常的一个学习活动,比如说他在课堂上,可能就会导致他很难对正常的学习产生兴趣,而且导致他的上课的时候,他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会下降。长此以往,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他的学习效率,对他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他的思维能力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呢,根据这个的观点,我们往往容易看得到,就说这些在学习上学习能力比较弱,或者说它的人为人际交往,在关系中他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弱,这样的同学往往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玩游戏上面,他在现实生活里面他获得的是一些负面的情绪体验,如果在这玩游戏的时候他获得了强烈的正面情绪体验,那这个反差越大,就导致他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就也就导致了他的神经系统功能,更加会得不到发展,他的心智得不得发展。
第三个危害,我们有一条基本的规律,那就是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和快乐。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在社会中要承担不同的角色,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承担的这个社会角色,为他人的提供服务,给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这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呢,我们说如果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可能他的社会功能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受会很大的影响。
我在前面的一个课程分享里面也介绍了有类似的案例,30多岁,因为沉迷网络游戏,不结婚啊不恋爱不工作,所以他父母非常的痛苦,非常的绝望,不知奥该不该放弃这个儿子。虽然是一个独生子,但是也没办法。权当没有生养这个孩子,那你可以想象父母有多绝望!他的儿子也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闻不问,对父母的健康状况,对父母的情况是不闻不问,给父母的晚年生活所带来了巨大的一个灾难,巨大的痛苦。
当然对社会更严重的危害,我相信大家在网络媒体上在都见到类似的报道,有的小孩为了玩网络游戏,为了达成他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骗父母的钱,甚至去偷去抢,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那为什么?因为他为了满足他的这个欲望,为了获得他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是吧?如果一旦得不到满足,或者他的兴奋感得不到满足,他可以不择手段,对吧?他的理智他的所谓的道德意识完全约束不了自己的行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去玩游戏,沉迷于网络游世界里面。
为什么游戏的设计,总是那么吸引人?
很多游戏就是心理学家参与设计出来的,特别了解人性的缺陷。这个问题有许多人探讨过。
从游戏的特点来说,游戏世界是一个有限的、简化的世界,相比现实世界的复杂模糊,游戏中的任务和规则是明确的。我们生活在庞大的工业化社会,其特点是以高度分工的体系来实现最高效的运行,每个人只是一个小部件,反馈慢而遥远,让人内心产生一种无力感。做为个体,我们喜欢看到自身的行为带来的结果,这种需求恰恰能在游戏的世界里得到满足。在游戏里做的事,立马能得到反馈,比如经验值增加、金币奖励或者级别升高,网络多人在线的游戏方式还提供了社交反馈。
另外,在游戏的世界里,人们不用承担现实生活中同样行为造成的后果,游戏输了可以点击“再来一次”一键复活。因此游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自我实现方式。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游戏可以成为一种短暂的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在游戏里建立社交关系,不断升级,提供了持续的挑战和个体存在的意义。
另外,人脑从捕猎动物进化而来,对多变的,未知的奖赏是天然的喜欢,由衷的喜欢!
这些奖赏,分别由社交,猎物和自我奖赏带来。 社交奖赏,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游戏里面的互动获取被接纳,被认同,被喜爱的感觉,进而大脑自动调试产生快感。 就好像你发个朋友圈,发现获得很多赞的感觉一样。 其次猎物奖赏,就是游戏中的拾取宝物,装备,技能,级别等带来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了,这其实是模拟了现实世界中比较漫长的获取财富,晋升机会,技能等充实感。 第三自我奖赏值得是人们玩游戏中的操控感,成就感和终结感。
这三种感觉,配以无穷的多变性,使得游戏更具备长久的神秘和吸引力,让人们在里面醉生梦死,如果没有破坏什么现实的话,也许真的就是一种生存的替代方式。
我们聊一下为什么人类会行为上瘾吧?
一般在自然界生存的动物很少会有行为上瘾的现象,但是心理学家用饲养的动物实验,就出现过很多类似人类上瘾的现象:
1954年,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科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当电极插在小白鼠大脑中某一处时,老鼠会不停地按压操作杆,以受到一次又一次电流刺激。直到电源切断后,老鼠还不死心地按压。电极接触到的是小白鼠的伏核,也就是奖励中枢的所在。这个实验表明,成瘾的根本原因是奖励系统失控。
人人都有所钟爱,但我们通常只对迷恋酒精、尼古丁、毒品、赌博、游戏之类的人才使用成瘾的说法,这是因为“喜欢”和“想要”有着根本的区别。“喜欢”指的是一种实际的快乐体验,而“想要”则是为了满足而愿意做某件事。多巴胺参与的是“想要”,而不是“喜欢”。
成瘾性行为之所以难以戒除,因为它和焦虑一样,一旦发生就可能改变大脑的神经通路。
心理学家斯金纳,将鸽子放入装有操纵杆的笼子里,只要压动操纵杆,鸽子就能得到食物。鸽子很快发现压动操纵杆,就能获得食物。
在实验第二阶段,斯金纳做了小小的改动,这一次鸽子压操纵杆后并不能每次都得到食物,有时有,有时没有。结果鸽子压动操纵杆的次数明显增加了。这说明,多变性的介入使得它更加频繁地去做这个动作。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解释了驱动人类行为的原因。我们能够在各种设计优良的具备吸引力游戏中找到上面提到的多变的酬赏。
人们什么时候特别容易像这些老鼠,鸽子一样,触发了游戏这个机制呢?
张老师:我下面从本心疗法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呃上网成瘾的一个基本原理。那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这个原理,我要先介绍一下嗯本性疗法的几个基本的概念。
我们会讲四个概念,一个概念叫想法,就是我们在想什么想法?第二个概念是情绪。就是我们的思维活动引起的身体的紧张啊这个紧张啊被我们所觉察,嗯然后用我们用语言描述出来,这个叫情绪。简单来说也就是我们的内在体验。第三个概念要叫欲望。欲望。那有生理的基本欲望?我们有食欲性欲和求知欲。第四个概念叫行为,行为就是指人的言语动作,表情啊言语动作表情,本心疗法里通称为行为,这就是我刚才介绍的四个概念,想法,情绪,欲望,行为。
其中欲望是指身体生理本能的欲望,我又把它分成食欲信誉求知欲,是这样三种欲望。首先要大家要明白的几个概念。那有的时候我们会把情绪看成是心理的欲望。
情绪它里面就分成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从神经系统的反应来看,就是兴奋感和抑制。
那么在前面的课程里面,我讲了哈网瘾,如果用我的话说,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不科学的使用互联网的一种行为习惯。这是我对网瘾的一个一种解释和一种说法,因为他没有按照科学来来管理使用互联网的行为。
我们说的人的最高境界是要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或者也叫做知行合一,这是人类通过教育之后达到的最高境界,有这样的一个境界。
我是怎么解释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成语的呢?
这里面这个欲就包括我们身体本能的欲望和心理的欲望,心理的欲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说的情绪。负面情绪正面情绪或者叫抑制感或者是兴奋感,这就叫后天习得的心理上的欲望。
人为了趋利避害也好,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也好,我们就要去满足这些欲望,但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公民,我们会有道德,有法律有科学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用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来解释,网瘾他就是应该是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这个行为逾越了规矩,它没有按照科学这个约束来使用互联网。他自己可能又没有能力去控制,所以才能叫网瘾,是吧?
前面也介绍为什么是世界卫生组织有可能把它列为是精神疾病,就是说他自己在这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太弱,没办法自己从中走出来,自由的去选择自己的行为。
如果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快乐,或者身体上的一种舒服感,那我们说根据人的本人的本能的欲望来讲,有三种欲望,食欲,性欲,求知欲。利用求知欲好奇心也是而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我们对某些未知的东西我们产生了好奇心,比较容易在从事这些活动中获得快乐或者兴趣或者兴趣,所以互联网在啊在为游戏在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也首先也要去满足人的好奇心。好奇心,我们说它更多地产生一种兴奋强烈的兴奋感,还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给他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很爽的感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就是他有一些想法会引起他很兴奋,给他一些积极的反馈。所以这种兴奋感一旦很强烈,导致他欲罢不能。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他要放弃这种行为,他要么是有非常强大的意志力,要么是玩玩这个行为会带来极大的恐惧,不能的话他是很难去放弃这种行为,很难去放弃这种行为。所以也就说为什么社会上有些戒网瘾机构使用的是一些惩罚的手段,来让他放弃这种玩游戏的行为?玩游戏的一种行为。但是我们看到如果你能够把这种兴奋感降下来,那么他可能要放弃这种行为就会容易很多。
那用本心疗法的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会成瘾呢?也就是说他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它满足的这个欲望是特别强烈。那么他这个欲望为什么会特别强烈?
当然首先一个生理本能的欲望,比如说好奇心,是吧?第二就是说我们说的他有这个心理欲望,心理欲望,就包括他如果很带来很多的兴奋感的情绪,还有如果生活中他又有很多负面情绪,这样叠加在一起,导致他玩互联网的这种欲望会特别强烈。
那么通过这种行为,他获得的这个启示吧轻松感,愉悦感,兴奋感也是特别强烈,所以它容易成瘾!
这就是我对上网成瘾的一个原理的解释,因为他有欲望,是吧?他有欲望,主要是心理上的欲望,那么心理上的欲望它是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组成的。
正面情绪特别强烈和负面情绪也特别强烈,那么他就特别容易上网成瘾,就是生活中他获得了一个很强烈的负面情绪,在互联网中他获得了一个很强烈的正面情绪,就会大大的增加他对使用这个行为的一个欲望,所以会导致他在其中的欲罢不能。这就是我们对他互联网成瘾的一个基本解释。
问:张老师你去除网瘾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能和我们介绍一下你在咨询中做出去除网瘾的效果的原理吗?
我们会把“瘾”看成是一颗钉在木板上的钉子,不直接拔除,而是通过谈话,把上瘾的巅峰体验的“概念”进行松动,并在精神世界里面清除掉“瘾”背后被遮盖起来的痛苦压抑情绪,收罗足够的人生资料和“良知”,发动人的自身动力,启动大脑的独立思考能力,让这种“心瘾”在下一次习惯动作来临的时候,自动化解于心的平静反思之中。
除了心理咨询带来自我认知的更新,还增加各自高端消遣性运动和有益身心的活动,自下而上让大脑摆脱压力激素的失衡,让运动为大脑提供学习重生的所需原料,并促使新生的神经连接到网路当中,恢复到像新生儿一样的最佳的状态,重新适应社会。
我们坚信:当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真正发挥“描述客观现实与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的作用时,是不会再被情绪和兴奋感所左右的。
因为人们靠的就是先进的大脑的作用,脱离较低级的情绪反应,从而逐渐培养个人的意志力,追求更长久的人生价值。
从上网成瘾原理的解释,就可以推出通过本心疗法是怎么戒网瘾,通过我们本心疗法的系统咨询,为什么能够很好的达到,治标治本的戒除网瘾的一个效果呢?
那首先我们是要阻断他,就是控制他的行为,管理他的行为或者要求约束他他的行为,然后通过心理咨询去解除他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哪些想法会引起他的兴奋?
我们要把这些想法通过我们独有的一种技术——理性思考,让他恢复自。这样减少他的玩网游游戏过程中的兴奋感,同时还把以前的现实生活过程中积累的负面情绪的想法,也要通过大脑的一个独立的思考能力让他恢复自由,直到人的欲望就是只是剩下身体本能的欲望了,那我们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比较容易了。
同时肯定需要有基本的意志力,是吧?要不依规矩的话,人是要有意志力来管理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知行合一,那么理解的是我们学习来的这些科学常识,道德知识和法律常识,用这些东西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但是我们又能够很好地满足我们本体的欲望和我们后天习得的心理欲望。这样我们能够就比较容易做到知行合一。
这就是我介绍的关于本心疗法大致是如何去戒除网瘾。
问题:心理咨询可以代替家庭教育吗?
回答:我觉得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但它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不单单是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我们教育的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德行,提高能力,启发智慧。但是再好的教育,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导致很多教育失败的例子,那我们说,很大一部分啊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自身的心理障碍,导致他不能很好的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所以这时候我们说,心理咨询师的“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去把自己获得的这些法律,科学知识,还有道德意识,充分用来指导他们的行为,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人。
问题:一个读中学的女儿在家里安静的环境里面画画很有想法,但一去学校接受管理就会手忙脚乱。家长为此头疼,又不得不送去适应集体节奏。
回答:我们是要建议她一定要做的一个系统咨询,因为她很难适应环境,就是说心理的基本功能是适应环境。如果适应不了,又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说情绪它只是一种信号。作为家长来讲,我们说你考虑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减少她与人相处的内心压力,二是增加适应环境的智慧。从这两个方面去做文章。像她已经出现了适应性障碍,我们就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了,你不要再跟她讲很多道理,讲道理可能是会适得其反。
问题:孩子通过手机软件认识了社会上的人,那些人,教他与父母对抗,撒谎,甚至要挟自杀,父母应该怎么办?
回答:我觉得父母应该学会思考?他为什么会没有受到父母的影响?人家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他是离谁最近的,当然应该是离父母最近,父母要有影响女儿的能力,而不是他被社会上,被让陌生人去影响的,是吧?所以这个时候要考验父母的心智,父母的沟通能力和与女儿的一个共情能力。
问题:七岁的孩子特别敏感,容易在同学全其中受委屈,哭,不敢和别人说,也羞于在老师面前表现,家里的教育分成了两派。爸爸认为让孩子受到挫折是好事,被人欺负也不该哭,孩子哭也批评他。妈妈心疼孩子,经常安慰孩子,或者如果他不哭,或者他敢去挑战一些有难度的活动,就买玩具和零食,奖励他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但帮助不大,反而惹得孩子经常哭了,不合作。孩子慢慢变得不爱说话,爱玩手机,如果要有手机就能安静下来,请问父母哪个做法更好,是不是折中处理好呢?
回答:我的建议是,实际上父母采取的只是奖励和惩罚,或者说用诱惑或者恐惧这两种方法来约束人的行为,这个实际上是心理学里面说的,也就是条件反射现象总结出来的。正强化负强化或者在训练动物过程中总结出的这些方法,但是对于一个有丰富思想,独立思想的人来讲,有时有效有时候反而会起反作用。
所以我不能说是哪一种方法就不好,或者用采取折中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他学会独立思考,它能够自己自主的去选择行为适应环境。
即使使用惩罚或者使用奖励,最好是父母的家长的意见要一致,家长的意见要一致,否则很容易对孩子未来发展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孩子夹在其中,他是无所适从。你两种影响是不一样的影响,它会导致他严重的可能是长大了,容易出现人格分裂,在父亲面前他可能会表现出一面,在母亲面前,他可能会表现出另外一个性格层面上的东西出来,严重的就叫人格分裂。那么还有可能就是会出现精神分裂,想法之间互相矛盾对立,他处理不了,整合不了。所以说最好是父母教育意见要统一。
系列文章阅读
1,戒瘾,先来的应该是家长
2,专家教路 | 脱瘾有学问
3,戒瘾七日游
4,微课回顾 | 有种心理咨询技术可以根治网瘾
5,微课回顾 | 科学识别网瘾
心理导师
下次预告
预告第五节【如何清除形成网瘾的环境因素】
探讨目标:网瘾患者咨询前后的衔接引导,家庭情况,个人心理状态调查。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提前向我们工作人员提交任何疑惑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