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心理健康与睡眠

         此书送给闹心的小崔,愿你看完之后一觉不醒,白云大妈雅正;转一转摇一摇,天天锻炼准睡着,黑土大叔雅正。
    这段幽默的话来自经典的小品《说事儿》说起这个小品就不得不想到央视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小崔,他曾因为心理的压力无法化解而患上严重的失眠,严重影响到了工作效率。

3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群中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群占38%,高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拥有睡眠做美梦的能力和权利。但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能安稳的睡一个好觉,做个美梦都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奢望!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睡眠障碍患者中,有七成以上都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的,所以失眠首先应该考虑心理因素

多数人忽略的因素

一、自然生活节奏的破坏
    现代快节奏胡生活里,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作族,常会出现入睡困难,甚至整晚失眠,这种状况已严重地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一些费心费神的IT行业、管理决策等行业,精神压力非常大,整天都处于紧张状态,白天在单位处理一些日常工作,而将一些决策性的思考放到了晚间回家后,因为他们认为晚上更为安静,更利于思考。每天晚上都会习惯性地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天的工作成果,然后再思考一下第二天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分析:这类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不难看出,失眠的原因一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精神没有放松的时候;二是因为不良习惯,生活和工作没有了界限,造成晚上仍在工作,大脑持续兴奋,所以出现了睡眠障碍。其实像这样的因精神压力、心理因素等导致的失眠患者非常多。但是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睡眠障碍是心理亚健康状态导致的,于是不去找失眠的根源,却依赖于一些助眠药物,结果却是导致恶性循环。

解决对策:

1、树立健康的生活作息,白天要抓住一些间隙时间适当放松休息。下班后要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来进行体育运动,能在运动中释放掉多余的能量,使机体的兴奋降低,使得大脑皮层从工作的持续兴奋中得到缓解。

2、工作任务尽量在工作时间里完成,避免带回家中熬夜做。有了困意就立马上床睡觉,不要在困意来临时候还要坚持完成手头的任务,完成后再去睡。往往这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入睡时段,长期这样会扰乱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自然交替节律。

3、晚上尽量不喝有兴奋性的饮品,比如咖啡,茶

   
二、对失眠的恐惧
      这类人群对失眠的害处过度夸大,他们过于害怕和关注失眠,比如对于睡眠时间的过分在意,必须睡够8小时,否则就会造成第二天严重的精神不好。若是少睡了几小时,就会特别的紧张担心、结果把失眠固定下来了,内心呈现出对睡眠无信心的消极暗示,反而加重了失眠。

解决对策:

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失眠固然不好,但失眠本身的危害远不如对失眠恐惧与忧虑所造成的危害大。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只要第二天精神好,哪怕睡眠的时间段,照样正常工作学习,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小编本人曾也有过失眠经历,就不断暗示自己,既然不困,就说明身体此时不需要休息,就不必强迫自己去睡眠,能睡多久就睡多久,虽然睡眠时间短,但是对于我来说足矣,第二天精神照样好。

 

三、白天休息过多

这类情况容易出现在周六日休息时候,由于午觉睡得过多,导致晚上到了睡眠时间大脑皮层仍处于兴奋状态。

解决对策:

周末休息时候,尤其是周日,可以适当压缩午休时间,或者是有意坚持一下不午睡。到了晚上困意十足的时候就可以轻松的入睡!

 

四、负性情绪

有人问我,白天疲劳,晚上应该睡的香啊,为什么反而睡不着了?其实,如果是体力上的疲劳,那么可能会有助于睡眠,但是如果是脑力上的疲劳,反而会影响睡眠。

1.自责心理:有些人在遇到挫折失利后会感到内疚和自责,经常在脑子里重演过失的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做出妥善的处理,反复纠结。
      2.期待心理:过于谨慎小心的人,总是担心计划不周会导致失误,提前焦虑不安,担心未来结果,这类人群通常有童年创伤经历。
解决对策:

    可来心理咨询机构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疏导,协助自己及时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