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婚外情,离婚?
基本情况
刘女士,北京人,25岁,结婚三年,无子女,大学本科毕业,小学教师。她因对现有夫妻关系感到不满意想离婚,但又怕离婚以后将来是否会后悔?另外,她还有一个男朋友,想离婚后和男朋友一起生活,但又不知道他们将来会怎么样?
咨询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博士郭召良接待了来访者。在咨询的开始,郭博士请刘女士谈前来咨询的原因和困惑。
刘女士首先谈到了他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和自己的不满。她说,她的丈夫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不承担家庭责任,不做家务活,下班会就躲到电脑前面打游戏、上网,两个人之间很少有时间在一起说话、聊天。每每自己想和丈夫一起说话,或者要老公陪自己去购物或者什么的,老公都很烦,要她不要打扰他。
刘女士说,结婚就应该两个人共同生活,共同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一起做饭,一起玩。如果两个人各顾各的话,结婚还有什么用呢。她对现有的婚姻感到相当失望。
“虽然你对丈夫有不满,但我想,既然你们已经有三年了,总有些东西你比较感到满意的,你能说说吗?”郭召良博士问。她说她感到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对方经济条件比较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不用担心经济问题,有住房,有车,工资收入还不错。但是他现在的男朋友在这个方面就成问题。
接下来他谈到了自己的男朋友,她说男朋友目前还没有固定工作,不过自己正在努力学习考本科。男朋友说她会努力工作,将来挣了钱来养活她让她过上好日子。“你男朋友让你最满意的是什么呢?”郭博士问道,她说,男朋友特别能够理解她,两人兴趣比较相近,能够谈得来。
在了解基本情况后,郭召良博士引导来访者想象离婚以后的情景,希望刘女士能够重视经济基础在婚姻中的重要影响。
刘女士,想象到男朋友也很有可能会没有固定工作,两个人可能会因为没有工作、缺钱而发生矛盾。尽管如此,她相信两个人如果一起共同奋斗,将来的生活是会好的。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郭博士引导来访者讨论她的丈夫,希望他更清楚地看到和认识自己的丈夫,以便自己确定有不有可能婚姻会变好。
经过咨询讨论,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一个缺乏责任感,没有学会关心别人的人,丈夫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会表示关心,连自己的妈妈生病住院都不闻不问,照样上网玩游戏,她曾经建议老公一起去看望母亲,老公却说:“没事,不用!”。在郭博士的启发下,她意识到考察老公不仅要看他对你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对自己的亲人如何。因为,在求爱求婚期间,做出一些讨好的行为是很自然的,结婚以后成为亲人了,就可能不愿意做了。
接下来,郭博士应用他提出的婚姻需要理论与来访者讨论了老公结婚的动机。刘女士分析道,老公结婚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自由”,不用受父母的唠叨和管教,对其他方面没有什么要求。在来访者提出离婚要求,并且将家用电器搬走后,丈夫都没有亲自请求来访者回心转意,只是旁边的人来劝她回心转意。从这些迹象看来,刘女士意识到,老公对婚姻要求太少,是不太可能做出很多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关心”老婆,很可能的是一旦刘女士不再提离婚了,老公可能就又玩电脑去了。
在考虑离婚以后,刘女士开始担忧自己“离婚以后的日子很难过”。郭博士引导求助者考虑如何管理自己离婚以后的生活。
郭召良博士首先让求助者列举离婚以后面临的问题。她谈到:住宿、旁人的议论、日常生活、与家人的冲突、情绪低落等。然后,郭博士要求求助者思考以后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可以为他提供帮助,她谈到了爸爸、姐姐、男朋友、几个好同学。郭博士提示她如果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主动向他们求助。最后,郭博士逐一地与刘女士讨论了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此外,郭博士花了一次咨询时间与刘女士讨论了与男朋友关系,是否要和男朋友结婚等。经过讨论,刘女士决定现阶段不和男朋友结婚,是否要结婚要一年以后再说。
咨询效果
经过前有四次咨询约一个月的时间,来访者加深了自己对婚姻需求的认识,对丈夫和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男朋友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她对自己未来婚姻道路有了清晰的认识。
她经过咨询辅导以后自己做出了明确的决定——与现在的老公离婚,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婚姻生活,但并不急于走进另一个婚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