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最近比较烦

主持人:您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主持人阿果。今天的心理专家是杨凤池,你好!杨老师。
主持人:刚才刘子寅的心灵独白是老做噩梦,你觉得这和心情不好有关系吗?
刘子寅:我上学的时候很少做梦,工作之后可能因为个人的事情,就开始做梦。有时候醒了以为自己还在做梦。我感觉一直心情不那么愉快。
主持人:给你一张纸和一支笔,你随便在上面涂些什么,让杨老师看看你有多抑郁。
杨凤池:我们看这个画得比较简单,颜色不太重。但是他自己评价抑郁得比较厉害,因为他在这里头画了一道,后来横着又画了一道。他前面画的是一种,后面画的是另外一种,中间有一个分水岭,在两者之间转折。他现在的情绪很不好。
刘子寅:我感觉心里没着着落,一直也高兴不起来,总觉得上班就是过一天算一天,每天上班之前就想,能不能不去了。
刘子寅虽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现在他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如果要放弃这份工作,那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如果不放弃,他又觉得工作很无聊,而且自己的心情也越来越抑郁。演播现场,专家为了帮助刘子寅找到心情郁闷的根源,给他做了一个关于情绪方面的测试。测试中,刘子寅的评分是职业压力5分、情感危机1分、性格倾向3分、挫折事件3分、朋友交往4分、兴趣爱好0分、自我评价3分。
杨凤池:通过他列出来的这些球,我们看到他的职业压力很大,他的职业压力为什么如此的大?
刘子寅:我在公司是做测试工作的,有一次,我被分配去检测一个产品,那个产品本来就非常差,如果用车比来检测夏利车的质量,然后我可能去跟检测奔驰车的人比赛。你想两个不是一个档次能比吗?在这之前,有一个发现问题和速度的能力比赛,我还得了第一名。那说明我的水平没有问题,甚至比别人强。但是由于我的这个车型本来就不好……
主持人:那这个规矩是只针对你一个人,还是所有的人都一样?
刘子寅:不光检测,全公司都是这样。
主持人:其他人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刘子寅:大家私底下也在议论,安慰安慰你,就觉得你倒霉呗。
刘子寅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踏出校园的第二份工作就遇上了这么倒霉的事儿。他觉得换个工作也许就不会那么倒霉了。于是他主动申请去做了销售,可万万没有想到,倒霉的事情跟着就来了。
刘子寅:因为我们是这样,前三个月你100万的销售完不成,那下三个月可以跟你谈一次,把任务降到80万,如果你再完不成那可能就得走人了。
主持人:其实说到压力,每个人都会有,你觉得你的压力和一般人不一样吗?
刘子寅:至少我觉得我承受的压力是很不公平,或者说很不公正的。比如说我想卖一种新的电话,新的电话功能款式都没问题,但是这个电话现在定价为5万块钱一部。
主持人:那买的人就少了。
刘子寅:你说破天, 5万块钱一个电话,你一年能卖几部?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如果5万块钱一部电话,一年能卖出50部已经很不错了,但他给你的任务是100部,所以你完不成。
刘子寅:谁也完不成。
主持人:你既然说谁都完不成,那别人也完不成。
刘子寅:但别人卖的可能是1000块钱一部的,那可能很容易就完成了。
主持人:那只有你一个人去卖这样的产品和这个价格的吗?
刘子寅:也不是。
主持人:那他们是什么态度呢?
刘子寅:完成也得完成,完不成也得完成。大家都有压力,有的不行就换工作呗。
主持人:所以你老觉得自己完不成任务,但永远还得做,职业压力很大?
刘子寅:对。我觉得挺倒霉的。
杨凤池:但是我听了他那个话以后,我觉得卖一千台的更倒霉。这么便宜,卖出去没多少钱,上哪儿去找这一千个买主啊?你那个一年才卖10个,,一个月卖一台就行了。在刘子寅那儿有一种固定的认知模式,就是他老感觉自己倒霉。
刘子寅:我有时候也在想,这事要别人做就不倒霉。
主持人:按你现在这个认知模式,就一标签贴在自己脑门上,就认为自己是个倒霉蛋,我在哪儿都倒霉。
杨凤池:他这个认知方式就是老偏向负半轴,他老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干得活,完成起来很困难。因为他内心是这种消极的情绪,所以也打不起精神,脑筋也不灵活,成绩可能确实不如他自己期望的那么理想。这样就使得他情绪老是抑郁,觉得这工作没多大希望、没多大兴趣,这个认知模式跟他现在这个抑郁情绪是紧密联系的。
刘子寅:我觉得我挺倒霉的。原来我在学校的时候,朋友虽然不多,但是有一些无话不谈的同学。到了单位以后,可能自己性格比较内向,没有太多的人和我交流。后来有一个人跟我谈得来,大家私底下骂骂老板、说说公司、发表了一些不满的话。后来我们公司管人事的人突然找我谈话,说你是不是对这个公司不太满意,怎么怎么的。当时我非常诧异,因为这话我只跟一个人说过。
主持人:告状了?
刘子寅:反正我感觉像被人出卖了似的。
主持人:你问过他吗?
刘子寅:我也没问,后来我就离开了那家公司,不久他也离开了,我们再也没见面了。我觉得好像人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后我也不敢跟人说什么了,因为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样的。
主持人:对所有人都产生了怀疑?
刘子寅:差不多,主要是同事。我本来就比较内向,没什么事愿意看看书、或者自己上上网。不太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就是闷头做自己的一些事情。因为跟同事之间可能有一些竞争在里面。
杨凤池:按他那个认知逻辑就是我经常倒霉,你看就这么一个朋友我觉得还可以的,跟他说了两句领导不好的话,转背就告诉人事处了,人事处的人就找我谈话。这件事要从正面来想,你看我自己没勇气表达的这个意见,我这个好朋友替我把这个意见表达了。
主持人:他也走了,他还真的不一定是要出卖你。
杨凤池:说不定他特赞成你这意见,他一听你为这事窝着气,他一有机会看见人事处的人就反映了:你们这样对待、处理这些问题不合理,考核的方法也不合理。不光我认为不合理,刘子寅也认为不合理。没准人家不是有意出卖你,人家就是向领导反映情况,顺便带上你,加强他反映的力度。
主持人:结果他就理解成告状了。
杨凤池:要这么想,是不是这个朋友还挺可信的,而且还挺仗义。你看我这儿有什么烦恼跟他一说,他就反映去了。
主持人:同样的事,你得出的结论和杨老师从那个角度看,你觉得这两种有什么不一样?
刘子寅:这种说法让我感觉很惊讶,我从来没那么想过。
主持人:很惊讶、为什么惊讶?
刘子寅:我感觉他不是我,他是旁观者,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事没发生在你们身上,你试试看,你肯定也是这样想的。
主持人:人家说你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说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
杨凤池:在刘子寅那儿还继续牢固地贴着那个倒霉的标签,我遇上这倒霉的事,你杨凤池永远也遇不上。但是恰恰相反,就在几年前,我就遇上过这种事。我跟几个同学一起去考研究生,别人能上的都上了,最后就把我给刷下来了。
刘子寅:你分最高为什么还不录取?
杨凤池:那就说不清原因了,这个导师可能有问题。第二年我就继续考,我再考那个,第二年就考上了。这中间还有一个态度的转变过程,可能选那个导师就是我不智慧的表现,选这个专业也是我不智慧的表现。这个人没录取我也好,因为这样的导师要真把我录取了,还不知道会把我带到哪里去。
杨凤池:我如果沿着他这个想法,估计心理访谈我就做不了了。因为我这就是倒霉,倒霉的人怎么能帮助倒霉的人啊。
刘子寅:可能是我的问题多一点吧。
主持人:为什么刘子寅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往坏处想,好像很消极,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特点呢?
杨凤池:我不知道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你老是倒霉?
刘子寅:我感觉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就不是特别顺。当时我参加一个比赛,我被一个同学无意给踢倒了,摔骨折了。我就只能离开那个班,在家休学。之后就觉得一直有些不太顺,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倒霉。
杨凤池:说不定是那一次青春期初期的创伤,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觉得沮丧。从此一种不好的情绪笼罩着你,对那些消极的事情特别敏感、记忆也清楚,不断地反复地印证自己在倒霉,然后就形成了一种自己总是倒霉的认知模式。
主持人: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受到挫折,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但是这要看你怎么看这个事。
杨凤池:它的根源往往就是我们固定用某一个角度看问题,没去变换另外一个角度。咱们现在再回到刘子寅这儿,就是5万块钱卖一个电话,那你想想,你换一种思维,会不会觉得这也没什么?
刘子寅:如果按照杨老师这么说的话,我觉得好一点。比如我换一种思路,找那种大腕的说说,就是那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所谓的买名车,一买买一打的人去试试。
杨凤池:你如果换一种方法计算,你就会觉得挺轻松的。如果你卖价位低的,但是你要卖一千台,一年365天,刨去节假日,你每天要卖出3-4个电话。你一醒来睁开眼,今天还有3-4个电话没卖啊。但是价位高的你一年只卖10台的话,你30多天卖出一台就行了。
刘子寅:也是。我以前没这么想过。
主持人:我终于看到刘子寅露出了比较轻松的表情。我们再回到这个题板上,刚才刘子寅觉得职业压力是影响他情绪的最大的一个原因,是5分。
杨凤池:我看啊,其实职业压力应该拿下两个球,放到性格倾向和自我评价里面来。假如你的性格变得比较外向一点,愿意跟人交流,多结交一些朋友。然后你自我评价比较理性和客观,那你感受到的工作和职业的压力就会减少。说到这儿咱们给刘子寅总结出一句话,来帮助他改变原来的认知模式。 “改变个想法,就会变得幸运”。
刘子寅:很好。
主持人:我们特意制作了一个板,请嘉宾写一句话,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换一个想法就会幸运”。我想这可能是刘子寅今天找到的、获得快乐和幸福的一把金钥匙。其实这个金钥匙对我们很多人都有用。谢谢你!也谢谢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