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本心疗法核心思想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教,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承,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就不同的人。人来到世上,先有生理自我,经过社会化再有社会自我,社会自我经过独立思考、自我认同,才有心理自我。心理健康的人,有成熟的心理自我。不同家庭/民族/国家的人,有共同适用的心理学规律,心理学规律很简单,而心理现象很复杂。人们要学会用简单的规律,去发现复杂现象的本质,回归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性。总之,随着个人面临现实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水平必须相应提高。虽然换环境可以降低现实压力,但换环境为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本。

规律一、心理的基本功能是适应环境,适应不了,要么换环境,要么换心理,心理咨询就是换心理。

心理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如果用躯体疾病来打比方,人为什么会生病?躯体疾病是因为各种致病因素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然后就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比如发热,鼻塞,躯体疼痛等。而医生通过检查判断,给出治疗方案,通常是用药物或手术达到治疗效果。那么心理问题是怎么回事呢?社会竞争越来越强,现实压力越来越大。在现实压力下,人的很多心理活动就有引起人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病毒,比如自责,内疚,后悔,对未来的担忧等,这些病毒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比如失眠、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社会功能下降。医学的诊断就有很多名词:失眠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那么心理咨询师是怎么治疗的呢?目标是消除症状,本质是提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清除引发心理疾病的毒素。给出的药物是什么呢?就是心理学规律,这些规律传授给来访者,来访者通过消化吸收,然后发挥作用。但完全治愈,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需要一个过程。如古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个过程根据我的经验,一般要6到10个小时的系统咨询。

总之,随着个人面临现实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水平必须相应提高。虽然换环境可以降低现实压力,但换环境为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本。

规律二、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

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有一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句话: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两人也喜欢彼此嘲弄一番。有一天,两人坐着打襌。一会儿功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襌的样子像甚么?”佛印看了看,频频点头称赞:“嗯!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暗自窃喜。佛印也反问道:“那你看我像甚么呢?”苏东坡故意气佛印:“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反驳。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的告诉他的妹妹:“今天佛印被我好好的修理了一番。”当苏小妹听了事情原委后,反而笑了出来。苏东坡好奇的问道:“有甚么好笑的?”“人家佛印和尚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人如粪,其实输的是你呀!”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

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内心安全,这个世界就安全;内心不安全,这个世界就不安全。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让自己内心安全。这句话,道理很简单,但真正去奉行却不容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了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八旬老翁也难奉行啊!”

生活中,常见到的是:作为父母,习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或理解儿童的行为,甚至把自己的想法或观念强加给孩子;作为丈夫(/妻子),习惯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或猜测妻子(/丈夫)的行为,还自以为是以至于造成很多隔阂;作为媳妇,对婆婆的许多行为看不惯,觉得婆婆难于理解……

不同的眼光代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利益或需求。这没有对与错之分,也不是简单的情与理可以说明。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行为,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就是真正悟通这个规律了。

规律三、烦恼就是心理问题。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当它影响到你的生活品质时,就需要心理咨询了。

我们认为烦恼就是心理问题。谁没有烦恼呢?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除烦恼的过程。欲望是烦恼的根源。社会化的过程中,欲望会被包装成各种不同的需要,需要的不满足就是烦恼了。要解除烦恼,其实就是要了解来访者的社会化过程,以及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包装出了哪些需要,了解来访者以往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在寻求满足,并协助他们找出更合理的满足方式。不合理的满足欲望方式,必然会受到他人或环境的制约,从而影响自己需要的满足。长期的情绪低落,意味着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心理长期地处于不平衡状态,会极大地消耗甚至耗竭心理能量,以至于人的能力得不到发挥,生命的活力会下降。这样人就变得对什么都没有热情,没有兴趣,生存意向都会下降,甚至会认为活着都没有意义了。表现在生理上:不想吃,睡不香;表现在心理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感知觉思维能力都下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工作。

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有心理问题,但当烦恼大到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时候,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了。

规律四、痛苦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环境无关。

痛苦的根源肯定是跟心理因素有关。常人肯定会觉得跟外界有关,比如说是生活事件、外界的打击给我造成这样的状况等等。但如果让他跳出来看其他人,不看自己的事,他是很容易认识到她的痛苦是来自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与外界无关,比如:跟上司的批评或丈夫爱不爱我无关,与经济条件的好坏无关。如果一个人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他的痛苦就会减轻很多,但真正从内心接受这样的观念还需要个过程,而这需要在心理咨询中完成。比如,有的人会说我失恋了,我跟先生离婚了,我失业被炒鱿鱼了,我很不受领导重视……导致我很痛苦等事情。我们听到这样的诉说时,反映在我们脑海里的并不是这些事件本身,而是这个人遇到这些事件为什么会痛苦。如果我们有方法带着这个问题与对方一起去研究这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开始有了转机了。

一个健康的自我评价是不会依据于外界的。抑郁症患者通常就是习惯依赖外界的评价,他向外界要求支持的力量太强了,但现实又得不到就会感到痛苦。痛苦到了极限,便会想到用自杀行为来解决痛苦。我们经常说:如果你不愿意放弃自杀行为的话,从人道的角度上,我们不希望你自杀,但是我们没有能力阻止你自杀,谁跟得住你呢?你的家人也不可能24小时保护你,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想办法自杀。我们希望你能放弃自杀的行为,来探究一种科学的解决心灵痛苦的方法。

当然,面对自杀倾向的患者,我们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我们会诚恳交代对方:“如果你没有走出痛苦之前,你一定要与我保持联系,我是很有力量,很有能力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会给对方这样的信息。另外,我们还会要求他的家人、亲属或企业领导,告诉他们:患者这段时间是很不安全的,他的求助动机是很弱的,有可能在痛苦之下失去理智而产生自杀行为,这段时间你们要帮我们监护好他,鼓励他把整个系统咨询完成。根据我们的咨询经验,我们会尽可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如6~10小时达成咨询目标,让来访者悟通心理学基本规律,建立一条新的内在支柱,去支撑来访者的自我。

规律五、情绪没有好坏,情绪只是一种信号。

经常有很多来访者会问我:我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呢?这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不好,情绪太坏了,我怎么摆脱呢?我都会告诉他们,情绪有什么好坏呢?情绪只是一种信号,反应的只是和需要是否满足有关,谈不上好情绪坏情绪。当你意识到情绪变化时,没有必要贴上一个好坏的标签,只是促使自己去觉察,这里有二层含义:一是去体察“我有什么情绪?”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可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感受到什么情绪?”如果你察觉你已对朋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就要去觉察第二层含义:自己究竟有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得到了满足,才导致自己心理失去了平衡。例如:“为什么他迟到几次会让我很生气?他迟到对我意味着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探讨具体满足需要的有效行为。当然,过度得到满足也会导致心理失去平衡,就如范进中举一样,乐过头缓不过神来,这是因为过度期待的结果。

情绪不能去控制。有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觉得这是不好的事情,于是把相关的情绪压抑起来。例如上例中,假装高兴而不提朋友见面迟到的事情,但可能过几天对朋友的行为却“鸡蛋里挑骨头”。被压抑情绪是一定会寻找突破口,向内发展就会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向外发展就会损及人际关系。

有情绪要去学会识别与表达,能够自由控制的是行为。例如:朋友约会迟到生气可能是因为他让你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婉转的告诉他:“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好担心你在路上发生意外。”试着把“我好担心”的感觉传达给他,让他了解他的迟到会带给你什么感受。什么是不适当的表达呢?例如:你指责他:“每次约会都迟到,你根本就不在乎我?”当你指责对方时,也会引起他负面的情绪,他会变成一只刺猬,忙着防御外来的攻击,很难站在你的立场为你着想,他的反应可能是:“路上塞车嘛!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我不想准时吗?”如此一来,两人开始吵架,别提什么愉快的约会了。

规律六、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的。一个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最好能兼顾他人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很好地阐述了人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包括(1)生理需要:诸如求食、求饮、睡眠与休息、性欲等。(2)安全需要:求保护与免于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3)爱与归属需要:被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鼓励、支持等需要。(4)尊重需要:受人尊重和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价值。(5)自我实现需要: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要。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人的活动的动力,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是当前推动人活动的动力。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会包装成各种欲望。在生活中,人们有很多处理欲望的方法。比如,成功学会是不断激发人的欲望,激励人们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佛教与道教是降低人的欲望,讲究无欲无求,提倡人的精神追求。本心疗法强调人要认清自己的欲望,发现欲望背后真正的需要,并用有效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如果幼儿时的安全感不足,成人后会非常在意安全感的需要,这些人进入婚姻后,会偶尔表现一些幼年的行为,或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夫妻任一方的安全感发展不足,都会给婚姻带来冲突与痛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性格不合。

规律七、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

心理咨询总体来说,就是两大作用:一是协助来访者释放情绪,也就是说,释放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积压的大部分情绪;二是重建合理的认知系统。再多的心理学流派,再多的心理咨询治疗技术都离不开这两个作用。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就很容易在咨询过程中把这两者整合起来。李小龙说“截拳道是一种思想,武术的目的就是打倒对方打死敌人”。我们常说,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解除烦恼,恢复人追求幸福、快乐的本性,我们所用的本心疗法也是一种思想,它融合了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精髓,快速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协助来访者建立一个有力量的自我,去重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追求快乐和幸福,这是人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追求快乐和幸福,就是生的本能。而死的本能,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追求快乐和幸福,因为死可以解决痛苦。所以,生与死都可以说是追求快乐和幸福,一种是积极追求,一种是消极追求。

现实总是有很多局限性,常言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们追求快乐和幸福同样不会都得到满足。未曾满足或满足时,人都会产生各种情绪。用中医的观点来说,情绪就是五志,如喜、忧(悲)、思、怒、恐(惊)。五志过极,就会损伤人的身体。用本心疗法的观点,伴随情绪的出现,有些人会产生自责、后悔、内疚,甚至抱怨他人和社会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会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削弱人的自我力量,本心疗法把它们称为损害人们心理健康的病毒。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病毒的存在,人们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反而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宣泄了积压的情绪,人们就会逐步恢复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性,同时如果不合理的认知得到纠正,心理病毒就会被消除。这样积累的情绪被宣泄,以后的生活又不会再积累新的情绪,人就有更多的自我力量去追求快乐和幸福,也越容易得到快乐和幸福。

一些患较重心理疾病的患者,如抑郁症、强迫症,甚至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实他们内心更希望得到快乐和幸福,宣泄情绪与重建认知对他们是更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规律八、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社会化、教育的结果。

人生有三大哲学问题:“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是谁?”人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回答这三大问题的一生。“你是谁?”,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人认清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人来到世上,首先有的是生理自我,然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自我。在形成社会自我的过程中,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育者,老师是儿童的第二任教育者。如果说老师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父母就是孩子心灵的园丁。所以人们常说,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所以人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其实,父母与老师也是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教师教育出来的。人归根结底是社会化、教育的结果。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教,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承,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就了不同的人。心理自我,是社会自我演化过来的。社会自我,经过个人的独立思考过程,通过自我认同,形成心理自我。

独立思考对形成心理自我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小时候父母或亲戚赞扬小孩子说,“你很聪明。”于是,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这只是因社会评价而形成的社会自我,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这个孩子会独立思考,他就会问自己“为什么他们说我聪明,我真的聪明吗?”如果他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也认同自己确实聪明,这样形成的才是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形成之后,它会形成自我评价体系,可以从自我评价体系中获得力量和支持,就不容易随着外界评价的变化而变化。有成熟心理自我,人们更容易了解“我是谁?”。而独立思考,能帮助人们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去探索“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心理自我,是从社会自我演化过来的,良好的社会自我是基础和前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社会化、教育的结果。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社会化过程的三大环境,其中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尤为重要,而家庭环境占的比例最大。这三大环境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规律九、一个人会爱自己,才会爱别人。

东方文化强调先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所以先人后已还是先已后人常常令我们困惑。我们不去研究东西方文化的产生根源,因为心理咨询不对此作对与错的评判,也不作道德的评判。无论哪种文化,从健康生活的角度,都讲究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是一个人会爱自己的起码表现。相反,如果一个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那么,至少这个人不爱自己。不“爱”自己,却要“爱”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因为“爱”人可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本心疗法讲究的“爱”人,是心理平衡状态下的“爱”人,是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统一的“爱”人。

先爱人或先爱已,本心疗法认为,都要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和前提。否则,“爱”已心不安,“爱”人心不平。我们常说,心理健康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要求人们遵纪守法,要求人们道德高尚,反而更容易达到目标。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选择一条更符合人心的路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