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属于你的真理。我在想,武志红老师的真理是什么?
从面上看,我似乎很认同这种说法。你看,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真理。自己的真理,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的真理。正如慧苑张功和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待别人的世界”。
今天的广州日报还真有意思。两篇文章好像有默契一样。一问一答,《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恰恰就像是对《心理医生,你的自我体验时间够不够》一文的最好回答。
一个人的字,是“字如其人”。一个人的文,也可是“文如其人”。那我们就试试从这两篇文章,来感受一下文章的作者及其观点。因为仅仅是从文章得来的感受,当不得真,如果有什么话说得不太合适,只能说明,我的感受有失偏颇。请大家千万别对号入座。
武老师的文章《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第一印象是,看得有点乱。可能我的精力未能高度集中,所以看半天,不知道武老师想说什么。回头,再看一下小标题:尊重内心感受,学道才能水到渠成;扭曲的潜意识妨碍了爱意的流动;这才有一种晃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几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事情,硬是凑够了足够的文字,才得以发表。
文章可以发表,一是需要迎合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迎合编辑的需要。说到底,是需要穿上些“花衣服”,才会惹人注目。也许,由文字而引起的“战争”才是编辑们最真实的意图。
关于心理咨询师体验的说法,至今未有统一。有些人说可以有体验,有些人说不体验也没错。精神分析学派总是非常强调体验的。这就像佟梅梅老师的论调。所以,观其文,我们就知道,她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咨询师。所以,站在她的角度,说的都是对的。
我们每一个人说的都是对的,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只是真理并不一定在每个人的手中。因为真理是需要验证的,是要放之四海皆准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坚信的真理,在别人的眼中,并不一定就是真理。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真理”?
所以,从“真理”这个词的角度来说,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或者说,正是坚持这种想法,带来了很多心理冲突。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人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根源无非是让自己“心安”。但仅仅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并不一定是真理,因为我的真理可能会和别人的真理起冲突,这又会导致不“心安”,更会导致心理冲突。
从这种角度来看,才会有武老师“矛盾的思考者不得强迫症的奥秘”的说法。因为,坚持“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这种理想,与现实“我的真理可能会和别人的真理起冲突”正是矛盾的思考。
佟梅梅老师也是处一种矛盾当中。如果,佟老师说的是对的,那么,她正是从一个庸医走到现在。现在她可以算不上“庸医”了,却把自己的历史给否定了。你说这不是很矛盾吗?因为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需要从“庸医”变成“良医”。主任医师,也会碰到第一次做手术,不是吗?我们不能自己处在所谓“良医”的位置上,就笑话现在初学者“庸医”,这和笑话当年的自己不是一样吗?更何况,“庸医”与“良医”并没有很明显的界线,全心全意为来访者服务的态度才是最可行的标准,不是吗?既然没有很明显的界线,那我们强调这种界线,又存在什么意义呢?
我们人不能割裂自己,否则就算不上心理健康。那么,否则自己的过去——“庸医”状态,算不算得上也是一种割裂呢?让市场来决定“庸医”“良医”的发展,让自然规律来决定事物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一种“真理”?
世人总喜欢笑话陈世美,因为他处在后来的状态时,否定了以前的选择。那么,否定自己的过去,我们能不能把它算是一种“陈世美”。我们今天完善了,就否定过去,这恰恰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接受过去,授受过去的自己,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接受“庸医”,才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市场,才是后续有人的心理咨询市场。一个人,不会因为学了个中德班,就能成为“良医”。不能包容“庸医”的“良医”,那么,谁就可以保证,他就可以包容任何的“来访者”。如果,这个来体验的来访者,恰恰是一个心理咨询的“庸医”,他又如何来给他做心理咨询体验呢?
“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是个人的权利,只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属于自己的真理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的真理”。
为什么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找到了会用来做什么?这个“真理”就一定是真理吗?
武志红说的“真理”,是不是就一定是真理?坚持自己的真理,就是一个“真理”吗?
存在就有它的道理。
我说的就一定对吗?我也在继续思考……
(本文作者:邓峰 资深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