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认知行为疗法CBT:思维改变生活

先驱人物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的两位最有影响力的先驱是临床心理学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和精神病学家阿朗·贝克(Aaron Beck)。埃利斯和贝克从业之初都是精神分析治疗师,关注病人的既往经历,并以此作为帮助病人康复的途径。然而,他们最终都抛弃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回忆和分析既往经历是康复的关键)。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埃利斯开始关注想法和观念对心理问题的引发作用。他认为:人们常常因为不合理的想法而自寻烦恼;教人们用一种更合理的方式来思维,就可以解决大量的心理问题。他的心理学模式最初叫作“理性治疗”(Rational Therapy),后来又改称“理性情绪治疗”(RET),以表明治疗的目的是运用理性的思考来改变情绪反应。到20世纪90年代,这个名称又被改为“理性情绪行为治疗”(REBT),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行为对于决定我们如何感受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治疗的目标除了观念还包括行为。今天,REBT被世界各地的心理卫生从业者广泛使用。
阿郎·贝克,CBT产生过程中的第二号人物,对CBT的最初贡献在于对抑郁症病因和治疗的探讨。他观察到抑郁的人们具有错误或扭曲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源于他称为图式的信条——使我们感知和解释自己经历时发生偏差的核心观念。贝克把图式形容为我们用来解释生活经历的模板。消极的图式,例如“我不如其他人”、“别人不可信”、“我会被抛弃”或者“世界很危险”,会在日复一日的处境中引发错误的想法,并导致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贝克倾向于使用“不利于适应的想法”,而不是“非理性的观念”,来描述导致人们体验到烦恼情绪的认知根源。跟埃利斯一样,贝克也坚持认为: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帮助人们认识并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认识并改变挫败自己的行为。

基本理论
埃利斯用“非理性的观念”来形容那些造成情绪不安的认知活动,其他专家用的则是“消极思维”、“无益的认知”、“不现实的想法”、“错误的思维”或者“自己打败自己的认知”,意思差不多。
认知行为治疗由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构成,世界各地的很多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为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形成做出了贡献。CBT从业者所采用的技术已经得到临床验证,其疗效已经通过评估并与其他的心理学方法作比较。认知行为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并且不断接受临床验证。尽管CBT不同流派所采用的技术和术语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CBT方法关注的都是两个关键的方面:纠正认知和改变行为。
纠正认知就是学会识别那些使我们感到难受的想法和信条,并把它们改变成更有益、更健康的思维方式。
改变行为就是去做那些让我们在各种场合都能反应恰当、感觉良好的事情。这些好的行为包括勇敢面对我们害怕的情境,果敢地交流,练习深度放松的技术,解决问题,设定目标,利用社会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活动作出安排。CBT强调的是当前的思维,而非过去的经历。这并不是说童年经历不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的思维和情感方式——童年的经历无疑会有影响。童年早期缺少爱护,受过创伤,遭到身体或精神上的虐待,常常会促成后来的问题。然而,并非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养育不好的结果。我们知道,童年很正常的人也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相反,有些在童年很不幸的人长大以后却适应良好。不论我们的童年经历如何,都没有证据表明停留在过去就可以使我们感觉好一些。事实上,对过去遭受到的不公正耿耿于怀,对父母的忽视耿耿于怀,从而不对自己当前的问题想办法,负责任,这就是挫败自己。我们可以不避讳自己在童年遭受过的艰难困苦,然而获得新生的关键却在于我们今后能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