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你是否曾在交流中与他人产生矛盾,是否为产生误解而吃苦头?你可能会因此埋怨对方。但你是否想过,这些矛盾和误解可能不是你和对方任何一个的错,而是你们在交流时的姿势、语气、期望、习惯等“从中作梗”? 沟通几乎覆盖到了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些个人的特质进入到沟通情景中的,比如:
·自己的身体
·自己的价值观
·自己此时此刻的期望
·自己的感官
·自己说话的能力
·自己的头脑
人与人的沟通都会受到过去的人和事的影响,比如:
·你所看到的,很可能钩起你的刻板印象或光环效应,从而引起你的认知偏差,影响你的沟通
·你所听到的声音等非言语信息以及话语本身,可能引起你的其他记忆,影响你的沟通
·你对触摸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可能影响你的沟通
·沟通时双方的姿势和位置会影响沟通,比如两人背对着,一人高高在上一人处在低处等等。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就常常是以人高高在上而一人在低处,这对沟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比如亲子之间缺乏目光的接触,孩子总是看到畸形的父母的形象,孩子总是处在伸长胳膊的难受姿势中,等等。
因为沟通总是在双方不断的建构中,因此需要不断澄清,才能达到双方对同一个表达的共同理解。澄清就是多问几个:“你是不是想告诉我……?”
沟通中常见的三个误区是:
·读心术,就是以为自己不用说,别人也都会理解自己的想法。
·暗示,就是不明说,而采用一种隐性的表达方式。
·用评论代替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