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天午后的天气闷热异常,走进国家图书馆文会堂却能感到一丝凉爽。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由华夏心理网发起的全民健心计划·周末公益课堂。主讲人马健是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马健给出了这样一个谜语。
“独生子女!”台下马上有人脱口而出。
“有点儿接近了……”马健微笑着给出了答案,“是啃老族”。
调侃并不能掩盖事实的严峻和问题的复杂。马健认为,近年来“啃老族”的日益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问题的要害就在于,“啃老”并非子女一厢情愿 的选择,“啃”与“被啃”正如周瑜打黄盖一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许多父母用自己的行为或明或暗地容忍、默许乃至纵容了“啃老”现象。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念,孩子们良好成长环境的形成有赖于父母正确的行为。因此,父母必须从点滴行为中向孩子们去渗透,去表达,去引领孩子积极向上。”马健说。
一个周末,小学生王燕忽然病了。看着孩子苍白的脸色,王燕的母亲颇为不忍,于是取消了王燕每周末必上的钢琴课。
下一个周末,王燕又病了。尽管半信半疑,但由于心疼孩子,王燕的母亲仍然没有让王燕去上钢琴课。
一个星期以后,王燕照例再次生病。王燕的母亲再也忍不住了,“这孩子怎么了?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在马健看来,上述案例隐含着这样的主题:由于父母行为失当从而导致孩子无形中形成了错误的观念。
“生病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即使这样的小事,也要谨慎处理。当王燕的母亲有所怀疑的时候,应该将孩子交给医生,由医生做出决断究竟该不该去上课。你生病了,这没错,但是吃了药病就会有好转,至于上不上课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生病’和‘不上课’之间有必然联系。否则,孩子接下来的行为就很容易预测了——装病不去上课。”
“父母的行为失当有可能发生在很多方面。”马健讲述了一个他亲眼所见的极端例子:某天回家的路上,他见到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前行,后面跟着一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孩。忽然,中年男人停下车,扭过头来大声问女孩:“二乘三减一等于多少,知道了吗?”
女孩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是一对父女。你能说那位父亲不爱自己的女儿吗?或许比起别的父亲来他更爱自己的女儿。但是他采用了不恰当的行为和教育方式,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父母不适当的甚至是扭曲的行为,会使整个家庭的氛围异化,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除器质性障碍等问题以外,可以说基本上是家庭病理的一种表现。
马健总结出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家庭病理形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夫妇冲突——这在有较严重的问题儿童的家庭中几乎都可能存在;家庭成员关系歪曲 ——家庭成员之间很难沟通,彼此之间互不信任,充满敌意和误解;家庭内角色混乱——做父母的不能承担应该承担的角色,也不能尽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夫妇彼此 的性别角色也呈现混乱的状态;母子共生关系——在家庭内,母亲和孩子双方都维系着过于强烈的心理相互依存的关系;三代人之间的冲突——祖父母、父母和孩子 之间存在复杂的矛盾和一时难以理解的冲突。
马健尤其指出,我国目前单亲家庭逐渐增多,而在单亲家庭中母亲或父亲往往会倾向于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两代人之间形成异常强烈的共生关系,不仅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严重者甚至会剥夺孩子应有的独立性和社会关系,使其成为社会的绝缘体。
他还说,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作用是“切断的机能”,而母亲的角色作用是“包容的机能”。家庭中必须明确父亲和母亲各自分担的性别角色,即家庭里有 唱“红脸”的,有唱“白脸”的——父母各尽其责,分工明确,是良好的家庭行为谱系和家庭氛围形成的基础。如果二者不协调或者是有所缺失,会给孩子的心理健 康带来不良影响。
“大家来说一说这幅图里面都有些什么?”马健通过投影仪给出了一张颇有几分后现代色彩的黑白照片。
“大树!”“石头!”“黑袍人!”……答案五花八门,似乎都没错。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后排有个底气不足的声音。
“是的。”马健说,“这正是我所希望大家看出来的。有几个人做到了呢?”在马健拿着教鞭在图上仔细比划过之后,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我要告诉大家的就是别老用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像大家全力以赴在图中寻找的时候,会找出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来——过度的爱和给予其实对于孩子 也是一种潜在的暴力和侵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排序,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必须针对孩子的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孩子的命运操纵在父母的手中。”讲座结束的时候马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