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生命与责任——心理训练课上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讨论

聂振伟
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的文化中,对死亡却忌讳如深。死亡有着种种的代名词:故去、仙逝、永别、逝世、牺牲、病故、遇难、亡故、走了、升天、人没了等等。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死亡。家长大多不愿意孩子参加葬礼,也有老辈爱用“死鬼”来吓唬孩子。更有极端者,有人甚至不愿提到四字,无论手机、电话号码、汽车牌照号等;据说“非典”一词已早使用,把 SARS称为“非典”,也是因为怕国人听到S,联想到死,更对SARS平添些许恐惧。也许这都反映出人类对生的渴望与对死亡的恐惧,希望远离。
在正常情况下,亲人的死亡本身就构成人生的重要事件,再加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长大,不仅当事人精神上会受到打击,而且这种打击会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并从而使不良的影响持续下去。
案例1:大学三年级的小 A 因学习精力不集中而前来咨询。上大学以前, 小A最小的妹妹因为车祸身亡,他受到很大的刺激,并一度失眠。小A是复读后才得以走进大学的。他小时候在奶奶家长大,与父母的关系一般,但很喜欢自己的妹妹,妹妹的死使他时时感到难过。
大学三年级时,住在小 A家中的外婆因与父亲不和而自杀,外婆的死对他又是一次打击。从此,小A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觉得没有人可以交流,感到很孤独,并有一种不安全感。由于小妹的车祸身亡,使他一直害怕听到汽车的刹车声音。怕从高处往下看。小A也不想谈恋爱,因为—方面要考研究生,怕谈恋爱会耽误时间。同时又担心一旦谈不成,会更感到孤单。从上面的这些情况来看。小A目前的困难是由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事件所触发的。小妹和外婆的去世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既渴望别人的关心但又担心自己处理不好人际交往中的关系。
案例 2:另一位女大学生小E,从小受到父亲的宠爱和启蒙教育,心中有着上大学的梦想,不幸的是,当她9岁时父亲因经济债务缠身不得已而自缢。更不幸的是大女儿小E又是现场的第一目击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父亲慈爱的音容笑貌与死亡时痛苦的脸庞。多年后,在继父的爱护和帮助下,小E顺利地考入大学,实现了生父的遗愿。但是,每当见到同宿舍同学的父亲来学校或来电话,他们那父女亲情,小E看在眼中心里很不舒服。她思念生父,又觉得总这样又对不起继父,内心的挣扎,甚至影响到她的大学生活,与同学的交往关系。
有的大学生亲人故去,本人正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学习,为了不影响学业,家人没有让其赶回再见最后一面;有的是眼见亲人病痛医治无效痛苦死亡 ——,常常在梦中遇到故去的亲人而惊醒;有人有好友或同学遭遇不幸,一段时间心理上难以摆脱。
对于上述个案中的学生需要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对大多数还没有经历过现实死亡事件的学生,也同样有一个面对生与死的态度问题。没有足够心理准备的人,是很难面对生活中的突发生死事件而处乱不惊;没有积极的心态的人,也较难在别人或集体、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
怎样帮助大学生面对死亡,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和学习,是学校德育的任务,也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主题。
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一个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在“了解自己”这一专题里,有四课时是讨论与生命有关的问题,其中部分讨论片段讲述在此,给大学生读者带去思考。
课程中设计了这样一项情景:
临终遗言
目的:对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作具体的探索并协助成员在生活中做明智的抉择
时间: 45—6O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指导者告诉团体成员,由于种种原因,你正面临着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 10件事,你会做哪10件事,并排出先后次序;然后写下你的遗嘱( 50 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思索后写下你的决定和遗嘱。分小组向其他组员讲出,并解释原因,谈一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活动,可以帮助团体成员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整理,也可以通过他人的交流,启发自己。
题目布置之后,教室里静极了。大多数学生从未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他们在惊讶老师怎么会在大教室中布置这样一个讨论题。
一位学生事后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写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最想干什么。因为,我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一直觉得自己还很年轻,离死亡还远呢。就连这次 RARS疫情严重时,我都一直有一种信念,就是自己不会死。其实,以前也会想起等到那一天,自己老了,死了以后,该是多么一件可怕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了,你不知道在你以后发生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了,你到这个世上走了一遭,很不容易,突然你就不存在了——–,越想越怕,就赶紧强迫自己停止想下去。
考虑了一会,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告诉我的亲人、朋友和所有爱我的人,不要因为我的死亡使他们无法正常地生活。千万不要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这是我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接下来,我又不知道该写什么了,后来,就把我想做的事情却一直或到目前还没有做的事情写了下来。”
另有位同学在纸上这样写下自己临终的 10个愿望:
1、去西藏看世界上最纯最蓝的天,去九寨沟看世界上最清最美的水。
2、结婚,去欧洲度蜜月。
3、和爸妈一起做一顿饭,像小时候一样全家人紧紧地围坐在小桌子旁一边 说笑一边吃饭。(不让他们知道我快要死了。)
4、带着一大家子人出去春游,和每个人谈天。
5、做一部自己编剧、制作、配音的动画片,要好朋友尽量帮我的忙。
6、去Disneyland(迪斯尼),把所有的东西玩一遍。
7、去法国,去卢浮宫——看我仰慕己久的画,好好体会那种古典而浪漫的氛围。
8、和好朋友一起喝酒,一醉方休!
9、跳伞(我有恐高症,不到最后时候是不敢做这样的事的,但临死之前怎 么也要冒一下险。)
lO、 捐献器官。(让我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让另一个或几个生 命继续享受美妙生活,enjoy everyday(每天都幸福),为他们自己,为我的生身父母,也为天上的我)
哦,还有我的临终遗言:如流星一样短暂的生命,我不能选择的。只愿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能偶尔怀恋那属于我的星点光芒。
这就是我在短暂的思索后写下的东西——比较真实的想法,喂,看上去——奢求有点太多,临终遗言也看起来有点自私,但是,说真的,谁又甘心就这样死去呢?才20岁啊!怎么样都有丝丝缕缕的不甘心和贪心显现出来。很正常是吧?我不是个善于规划自己生活的人,只会有现在的各种各样的愿望,各种各样的想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实现,看上面那十条,大部分是正在准备中的,不久就会实现的,总会实现的!——毕竟我不是现在就要死的人,好庆幸啊!
做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大好处:我知道了我是怎样地在意我的家人和朋友,想和他们做的事情,现在能做的事情就要赶快去做,马上就去!抓紧机会!以防万一!
同样,也听了很多同学的“临终愿望”,有热血青年型的——看完百科全书、登珠峰、漂三峡、在巨浪上舞蹈,每一件都充满豪情壮志;也有怀旧型的,去看望以前的老师,问候以前的同学,和老朋友渡过最后的时光;还有温馨型的,写信给妈妈,不要为我伤心,写信给弟弟,要好好代我照顾妈妈……最可爱的还是——向暗恋的女生表白,难怪,如此严肃认真的事件会让大家开怀大笑,若莫到了最后时刻能拥有那份勇气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生命如此短暂,至少少一份缺憾。”
在热烈的小组讨论中,一个同学象发现新大陆似说:“我发现我们写的大部分事情其实都是很简单、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为什么非要等到临终的时候才想起要做,而不是趁活着,趁现在就开始做呢?”
“是的,这话很有道理。但后来一想,其实,很多看似很简单,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
大家一致赞同:“在活着的时候,要把这些遗憾减到最低。事实上,我也是在努力这样做着:我的每一天,我都在努力让它更充实,更美丽。
当死亡不可不可避免,我们就应该让自己活着的时候快乐,这样,才能让它晚一些、再晚一些地来到我们面前”。
SARS 疫情之后, 6 月的课堂上,一些同学写下与 4 月课堂上(不同群体的学生)相似的内容:主要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等内容,再有如旅游全国、周游世界,品尝美味佳肴,处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等。
有趣的是,在两个不同时期的课堂讨论中,也听到不同的内容:五月的课堂上,有学生讲:“我现在感到,这 20 年里,我们享受别人的太多,我准备在最后的日子,去做社会志愿者,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上课,去种植一些树木,参加环保工作,去做个遗体或器官捐献的公证 —— ,为社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有同学接话说,这要是在 SARS 疫情前,我听到这些话,一定觉得耳热,会冒出:说大话!可不知为什么,我今天竟然没有,你们的感觉呢,快讲讲!
教室里没有出现惊奇的目光或语言,有的是理解、赞同与响应。
“为什么要把这些写成遗言?”
“我发现写下的东西里有许多东西是现在就可以去做的,为什么不现在就去做?”
小组讨论开始转向讨论起行动计划。
“马上就要到来的暑假里我想去做青年志愿者。”
“我回家想为爸妈做些事,并一定对他们说:我爱你们!”
“这几天正是备战高考的日子,要为当年没有考上大学正在高考复读同学写封鼓励的信 —— ;”
今晚要做 ——
那一刻,真让人感到学生在成长着,他们的心灵在升华着。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相约星期二》一书、陆幼青的《死亡日记》,生命极限的挑战项目:北京大学“山鹰折翅”、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横渡海峡的自我挑战、为救他人内蒙古大学生牺牲等与生死有关的热点话题。
学生说:“我想到了很多。我不止一次地听说过: ×× 大学,甚至 ×× 中学的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自杀身亡,等等诸多报道。每次听说,我的心都像被什么震了一下,颤抖很久才能恢复原状。难道他们的压力真的有那么大,足以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吗?恐怕不都是。这里肯定涉及到心理健康这各问题。心理健康要求人们的自信、自律、自制、宽容等多种品质。这其中就包括了“减压”我觉得:人必须学会放弃,学会给自己‘减负’。如果对任何东西都患得患失,那么他肯定是不会快乐的。”
有学生讲,其实尊重别人,接纳他人,也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就拿 SARS疫情期间那些回家的同学,要接纳他们的胆小、恐惧、逃离等限制;尊重、宽容是需要胸怀的,这胸怀来自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升华。
我坐在学生们圆圈围坐的小组中,欣赏着大家的真诚表达,适时适度地插上一些问话,不作对错评判,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你会惊奇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那样勇敢,能够跳出小我,关注集体、关注社会,他们需要的是适时的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说教。他们有自我教育的潜能。我切身感觉到,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水平和教育艺术,才能有发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