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自尊””完美”,要?不要?这是一个问题!

自尊和完美,这两个概念是那么常见,似乎在好些人心目中它们就是理所当然地存在着。这两个概念,尤其频密地出现在那些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心中,因为来访者多为循规蹈矩的“善良人”、“好人”,他们往往会宁愿选择自我煎熬而成全他人,即使自己饱受心理困扰的折磨。

        这是两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的词汇,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才能让我们心灵自由呢?

对于每个词的解读,人人都会基于个体的不同经历形成属于自己的意义版本和内容延伸。作为心理学,这里讨论的只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常见说法

关于“自尊” 

自尊是什么?有些人会说自尊意味着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或者说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后才感觉自己是有自尊的;也有些人说自尊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跟他人怎么评价自己无关……观察赞同前一种说法的人,显而易见地,他们会极易产生心理痛苦,因为他们追求的更多是“他尊”——把旁人的认同和评价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由他人评价来直接衍伸出自我评价,如此一来,怎么可能保持心理的独立性,怎能不让自己的心情轻易受环境的影响?他们因而容易心不由己地受人摆布,心灵无法自主、难以自由。身负如此重荷的人,一旦清理了“他尊”观念,往往就会自觉松了一大口气。

那么,对后面的那种懂得自我尊重的人呢?他们建立起高自尊后是否就有益而无害了?恐怕还不是,因为凡事还有个度的问题。实验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曾带领研究小组搜罗了几千项关于自尊的研究,结果发现高自尊者虽然有着非常积极的自我形象,但一般而言,这并没让人变得更有效率,也并没让人变得更好相处——高自尊并没让他们在学校或工作中表现更好,也没帮他们远离香烟、酒精、毒品或过早的性行为等陋习,西方的自尊运动并没有让孩子变得更成功、诚实,甚至并没让孩子变成更好的公民。高自尊似乎只有两个证据确凿的好处:一是提高主动性,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它增强了自信;二是让人感觉良好,因为事情不顺时,高自尊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不该被打扰,如果别人理解不了他们为何变得那么恐怖的话,只是别人的问题。高自尊的人好比把收益放在自己头上,成本却摊在别人身上。最坏的情况下,自尊会变成自恋,让人固执地相信自己的优越性,自以为很了不起而变得傲慢、自负,沉溺于夸大的自我形象之中。他们期望得到奉承和特殊对待,受批评时容易恼羞成怒。如此种种都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环境阻力。

如何看待自尊问题,才能让心理更健康呢?简单而言,就是理性分析、理性面对。他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好评而暗暗窃喜、忘乎所以,也不会因一句差评而惶惶终日、自责内疚;他既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小看自身,而能就事论事地接纳自己各种长处与短处,清醒地理解自身价值;他会关注身边的社会环境,了解环境与自身的需求及互动关系,并为满足自己需要而不断努力……当领悟到此,人自然就如水般柔韧,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百变在形,内心却从不曾迷失。

关于“完美” 

对完形的追求,可说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统整性的功能倾向。完美,顾名思义,“完好”且“美丽”,那是对自身和世界再好不过的期许——当一个人有着这样的完美追求,常常如手握一把双刃剑,既可使人如痴如醉、执迷于高峰体验般的美妙;也可使人痛不欲生、长期纠结在放与不放间欲舍难离。

如何理解完美,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常见态度:一是死守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二是觉得完美不可追,放下贪嗔痴慢疑,接纳当下,就是完美。持有第一种态度的人,自然会被自己对完美的追求折磨得遍体鳞伤,因为完美的标准总是那么的虚无和高不可攀。这种心态在患有强迫症的来访者中最为常见,为了完美,他们在脑海、在行为上重复着自定的某些操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欲罢不能,只求达到无暇境地以证明自己的绝对正确,否则,内心便会无以伦比的恐惧。

如果这些人能接受“当下就是完美”的观点,他们也就不需再每天每时每刻如陀螺般被不可控之力抽着转个不停,从而就会解脱内心的痛苦。但,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接受“当下就是完美”的观念,够了吗?

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因由,我们也不妨试想,“完美”一词为何存在?很多哲学与心理学家都曾提及人性的两重性,如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认为,人本性中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灵魂性,即那些超脱于自我的、纯粹的灵念,它们赋予了人们爱和理想等等欲望——这些接近于神性的层面让人类产生追求真善美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则是物质性,也可说是凡俗事物,种种与人身体有关联的感知觉欲望——这些保持着人性的层面让人产生无穷的从自我出发的欲念。人类的两重性正是以这样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存在着,它让人立足当下又不安于当下,它激发出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源动力。

所以,如何看待完美问题才能使人心理更健康呢?人既是一个整合的有机体,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动物;人有着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两重需要,对此,我们只需接纳和理性看待。“完美”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天枢圣品,只是人类一种自发的、向善向美的欲求。有了这样的欲求,自然会激发出人更多的潜能,让人努力做好些、让自己活得更有滋味。完美追求的本身,于个人、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完美终究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理性的人会明了:理想,于己只是一个行动的指引方向——当有能力、有条件时自己可以做得再完美些,好更贴近目标;当能力不够、条件不允许时,活在当下就已经很好……收放自如才是正道。如果真要赋予人生一个意义,乐趣总是始于路途的种种经历和体验中——当能达成这样的理性认识之时,再完美或再不完美的事与物、追与求,于己都能接纳,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对错……如此,心胸就如同大海般壮阔,任凭风吹雨打,心灵也能波澜不惊,泰然自若。

广州市慧苑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预约电话:020-62728787      13711628805
官方网站:http://www.huiyn.com
微博:http://t.qq.com/zhanggonghe6969/

公共平台微信号:huiyn-020-6272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