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媒体人因患抑郁症自杀身亡,他们的“自杀离世”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那就是抑郁症。事实上,在此次被广泛关注之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事件可谓层出不穷。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如何防治抑郁症?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首届心理健康管理研讨会上,专家表示,应积极进行心理体检,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现潜在的心理情绪障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防患于未然。
心理亚健康问题突出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高发性精神类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躯体活动持续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4亿人,成为世界第五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二位。在患抑郁症的病人中,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女士多于男士,而且开始出现低龄化。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胡佩诚教授介绍,目前中国的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为15%,这其中的1%,将近1300多万人是重型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另外有14%是轻型精神障碍,包括能够确诊的抑郁症、焦虑症等。而一生中完全精神健康的人大约只有5%左右,也就是说还有80%的人群处于疾病与健康的中间地带,虽然“心理亚健康”这个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实际上他们很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
根据2013年3月至8月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完成心理体检的286个人中,心理亚健康人数为48人,其中6人经初步诊断需到心理专科接受干预和治疗。从测评结果看,处于心理亚健康人数的男女比例为1:2。其中,30-40岁的女性处于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最多,为14人;其次是40-50岁的男性,有8人。
据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符力介绍,由于感冒为人所熟知,因此针对心理亚健康的状况,一般用“心理感冒”来描述。心理感冒是由于外界环境改变、人际关系冲突及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引发的心理不适感。患心理感冒的个人不仅心理会有暂时失衡,产生情绪波动,出现焦虑、紧张、悲伤等负性情绪,而且在生理上也会出现一系列不适感,如头晕、失眠等。若个体对所患心理感冒不加以关注,那么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据了解,因讳疾忌医或不规范诊疗,令众多抑郁患者的病情迁延加重,甚至还会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高危疾病。更为严重的是,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抑郁患者多会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据了解,在自杀的人群中,八成人患有抑郁症。
“心病”还会诱发身病
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首届心理健康管理研讨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表示,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疾病的发生有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参与其中。由心理因素主导诱发的身体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
“高血压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如果排除了社会心理学因素,高血压想得都难。”耿庆山表示,心身疾病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精神疾病导致躯体疾病,在高工作压力下,会导致人的神经调节、内分泌以及免疫调节系统出现问题;第二类则是躯体疾病伴随产生精神疾病,如发现得了肿瘤后,患者出现抑郁、焦虑。
据专家介绍,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诱发很多身体疾病的隐形杀手,是加重现有身体疾病的罪魁祸首。长期的不良情绪、负性认知,或者某方面的性格缺陷,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李永奇看来,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人生病,有人不生病,这就是内在因素在起作用,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状况不一样。“在我国,各大医院每年的门诊患者中有70%左右的人属于心因性疾病,包括肿瘤、乳腺增生、高血压等人们广泛知晓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李永奇表示,“心病”可以导致“身病”,“心病”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地呈现在医生面前,只有强调“心身同治”,重视精神心理的医学干预和调试,才能更好地治疗“身病”,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总体发病上升。
据了解,目前确诊的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的比率达17.5%,而心理亚健康患者更为普遍。许多慢性病都是由心理疾病诱发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而据统计,内科三分之二的门诊患者都患有心身疾病。
据专家介绍,与心理性、社会性因素有关的疾病近年来显著增高,以排名前三位的死因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例,都包含有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社会因素在内。而交通事故、自杀、吸毒、酗酒、饮食过度以及其他种种心理社会原因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广泛发生,更主要是来自心理和社会因素。
心理体检重要性被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意识到预防及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性,其中一种手段便是通过健康体检筛查疾病。然而,传统体检项目中没有针对心理健康的评估,未能关注影响个体健康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职工体检的普及,每年的体检中可以筛查出身体疾病方面异常,而职工心理健康却往往未能得到注意,只有当问题变得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时才会引起单位的重视。”符力表示,对长期处于高压行业的人群,比如公务员、媒体人、金融行业从业者等,更应该重视心理健康评估。
与会专家建议,近年来我国心理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心理疾病已经出现从个体问题演变为社会管理问题的趋势,只有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与积极心理素养,才能有效预防困扰人们与社会的各种心理问题与心身疾病。
“应大力发挥健康体检中心的积极作用,尽快将心理检查纳入体检项目,才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李永奇表示,目前全国开展心理检查的体检中心只有30多家,远远不能应对日益严重的群体性心理健康问题,只有在所有的体检中心设置心理健康检查,才能将心理疾病预防在全社会铺开,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据了解,心理体检主要是利用各种测评工具及相关技术,筛查出易感人群,提早发现各种心理情绪的端倪,防止心理危机出现。“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心理体检量表,包括艾克森90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量表等,专科医生针对检测者的心理困扰、情绪状况、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一一测评”符力表示,心理体检一方面可以帮助测量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则可以发现心理上潜在的隐患,以便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耿庆山表示,全国只有2万名精神科医生,但却要面对6000万名精神障碍患者,而心理体检可以起到识别心理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重要作用,症状轻的可以在体检中心进行初期干预;中等程度的,可以到综合医院治疗;严重的,则到精神研究所治疗。
■小贴士
哪些人最需要心理体检?
1.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劳动竞争类行业的职工尤其需要。
2.面对公众的监督,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社会压力,比如公务员。
3.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大。
4.刚入职的新员工,期望对自己的性格、心理特征、职业倾向有所了解。
5.大学生。面对情感、学业及就业压力大的时候,建议做心理体检。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广州市慧苑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预约电话:020-62728787 13711628805
官方网站:http://www.huiyn.com
微博:http://t.qq.com/zhanggonghe6969/
公共平台微信号:huiynxinli (即日起,添加微信,签约套餐后可返现金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