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预防情绪病之二

怒伤肝,是指过度恚怒,引起肝气上逆,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耗伤肝的阴血。喜伤心,是指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思伤脾,是指思虑过度,脾失健运,气机郁结。忧(悲)伤肺,是指过度忧伤悲哀,可以耗伤肺气。恐伤肾,是指恐惧过度,耗伤肾的精气。惊伤心胆,是指大惊可以伤心神及胆。

《巧用情绪治病》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心地纯良,容易受到其他官吏、上级的打压挤兑,又为下属和百姓之事担忧,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却一天天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想到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糊涂医生,连男女都分不清,但居然安然从医为业至这个年纪。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和深感世事无常,千奇百怪,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在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功能有关,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之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植物神经的最高中枢的大脑边缘系统。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因而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

不良情绪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内分泌功能的减退,胰岛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功能下降。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前面所说的那种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血糖也会短期内升高,而且控制血糖也会更难。那么如何预防或者,已经是糖尿病了,心情不好怎么办呢?

1、定下一些大的目标。 生活没有目标,每逢遇到突变时便会感到精神紧张。不时检讨你的目标,还应按生活的转变而重新定目标,以此灵活调适自己的心态。

2、做事之前应预先有周详计划,按事情的重要列出工作先后次序表,集中精力处理重要的事情,不要浪费精神做无谓的事情。

3、学会忙里偷闲. 在每日工作中,忙里偷闲数分钟,有助松驰神经,使你对四周发生的事情有更清醒的见解。

4、瑜珈或其他使人舒展筋骨、调节呼吸及冥想等,都是有助松驰神经和加强意志力的方法。

5、培养幽默感 笑容是消除精神紧张的最佳良方。当你能幽自己一默时,你身旁的人都会消除紧张,而你自己也可以松驰神经。

6、敞开心扉与人沟通 默默忍受只会加重自己精神紧张的程度。向家人、亲戚、朋友或家庭医生等,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忧虑。如此的“细说心中事”不但可以缓和紧张,并可对困难引发新的解决方法。

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哮喘,患者在焦虑、困扰或愤怒时,哮喘会频繁发作。有人对640名不同年龄哮喘病人的统计分析表明,有心理因素引起哮喘发作者占30%。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可促使人体释放组织胺及其它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性,从而引起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反过来,因疾病的发作又会造成患者情绪更加紧张、抑郁、悲观、沮丧,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此恶性循环,会使疾病长久不愈。情绪性感冒,经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会削弱人的机体抵抗病菌侵袭的能力,使人易患感冒。

故不用再多举心生疾病的例子:静坐常思己过,莫度人心是与非。受苦吃亏,乃因自愿成材。敬人敬君求善处,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举目眺望,情志松绑。心常乐,身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