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解的是一个脑科学里面的名词:镜像神经元。 1 有个简单的群体实验。 培训师会告诉现场的人们:“请听我说,然后跟我一起做动作。请拿出你的右手,把拇指和食指指尖相对,做OK的手势。” 请把你的手放到你的额头上。 (讲师把OK手放到额头上,家长会跟随) 请把你的手放到你的鼻子上。 (讲师把OK手放到鼻子上,家长会跟随) 请把你 …阅读更多
真正的不舍,是好好珍惜
同学聚会有“套路” 最近一个帖子火了,如此说同学会:“生活的轨迹可能已经和你相当不同,强行聚也没什么聊的。就算是大学同学,朋友也只有几个,想找回友情的感觉不大容易。更何况为人脉,同学间相互吹捧更是看不下去。同学会成了一些人炫耀自己的舞台,没事还是别去了。” 刚毕业的五年,十年,满满的好奇心,大家的差距还不太大,同学会是挺吸引人的 …阅读更多
家,价值观的“大熔炉”
价值观,你未必意识到的东西 关于价值观的思考,是这几年才开始的事情。 以前觉得价值观是很大很空洞还有点遥远的名词。对,就是一个并不具体的名词而已。 有了孩子之后,慢慢才开始对自己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了一些探索和认识,从这层意义上讲,我特别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的出生,让我有了第二次成长,也正是因为用心陪伴他们的成长,我 …阅读更多
恶心的事物,进化的脚步
我们曾经听到各种的恶心——蛇,蜘蛛,黏黏的感觉,灰尘和污水,甚至只是一个“狭隘或者广阔的空间”,或者是一种“密密麻麻的程度”。 你想过为什么会觉得恶心和恐惧呢? 以下对话,是偶尔在一个儿童读书会中听到的——其间孩子的好奇,与科学的对话,也许能更多的让你看到恶心的东西和事物,是怎么绑定在我们的大脑中的。 A 小黄人 代表小朋友参观 …阅读更多
元认知,知道自己知道还是不知道
元认知,这是一个新词。 在李笑来的书里看到这个词,立马引起了我的好奇。 他说,所谓的“元认知”,是指“认知的认知。”也就是说你能认知到你的认知。 “认知的认知”读起来不免有点拗口。 对此,李笑来后面的解释是:拥有元认知能力的我们,思考可以非常复杂—— 我们甚至可以思考: 我们的思考方式,是否合理的思考方式? 而我们的思考结果,是 …阅读更多
整心“手术”全过程
心理咨询是台心灵手术。 经典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他说:心理治疗,就像是一个手术,它需要在手术室里做。 所谓的手术室,就是我们的设置。 每一位治疗师,都在非常中立的原则上工作。 除了价值中立原则,还有保密及保密例外原则,具体细节包括咨询时间,地点,形式,资费等设置。 当然双方需要签字画押,白纸黑字,不捏造不生有。 这个环节相当 …阅读更多
终结跳崖,先终结抑郁
近日,21岁抑郁症女孩在峨眉山景区不顾劝阻跳崖事件引发网友关注。 有来访者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有勇气去死,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面对呢? 我只能说,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 对健康人来说,活着好像很容易,但对女孩来说,走向死亡也许才是真正的解脱。死需要勇气,可活着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活着就是一种煎熬,没有希望,没有目标。 药物治疗之后 …阅读更多
从“怎么办”到“为什么”
愤恼消除之“快与慢” “我应该怎么做?” 百分之90的心理咨询来访者,抱着“怎么办”的问题来求助,其祛除痛苦的焦急,人同此心。 顺着这种需求的心理咨询,在社会上真的大行其道,发展的蒸蒸日上。 神秘的家排,看着几个代表,替代着移动,看着问题的全局,跟着导师说话,感觉到立马的阔然开朗。更神奇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的越洋问候应声而至 …阅读更多
坚持心理咨询的,个个是强者
生活中充满了,丝丝不快,来去匆匆;导致你也许连这种不愉快的感觉都抓不住,就忘了。普通人称之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一般人以为必须精神,心理极端痛苦才需要心理咨询。渐渐的,我发现,有些来访者愿意保持长期的咨询关系。 他们真的理解心理咨询的好处后,仍然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坚持也来咨询,一点都不懈怠。 原因是,心智清明了,辨 …阅读更多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人生?
在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到处都在提倡终身学习。 其中大众日益关注的心理学的流派繁杂,各种成长之路都会让你摄入越来越多的概念,如果不深化理解它们,也许让你心里装的知识越来越多,不堪重负。 于是有人开始抱怨,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一生? 教你一个方法,去面对各种知识流,信息流,概念群落。 它就叫“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是指带有质 …阅读更多